2023年度陕西新闻奖推荐作品公示
根据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开展 2023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要求,2023年度陕西新闻奖本报参评作品由个人申报,经报社编委会讨论,社长、总编辑审定,决定对以下六件作品进行推荐。现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2024年3月5日至3月11日。公示期间如有不同意见。请致电87321847。
陕西工人报社
2024年3月5日
陕西新闻奖报送作品目录
序号 | 作品标题 | 参评项目 | 作者姓名 | 编辑姓名 | 推荐单位 |
1 | 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全面完成(副题) 小麦、油菜、番茄育种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梯队(主题) |
消息 | 薛生贵 | 董欣 | 陕西工人报社 |
2 | 秦鲁工会携手维权(副题) 陕籍农民工异地工伤获赔22万元(主题) |
通讯 | 王何军 | 王青 | 陕西工人报社 |
3 | 善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二代” ——记全国“最美职工”、中核陕铀公司首席技师温伟 |
通讯 | 阎瑞先 | 郭雪婷 | 陕西工人报社 |
4 | 讲述陕西国家工业遗产的故事 | 系列报道 | 兰增干 杨志勇 胡建宏 |
刘妍言 刘诗萌 田永刚 |
陕西工人报社 |
5 | 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
评论 | 田永刚 | 兰增干 | 陕西工人报社 |
6 | 簪花丽服 穿越古今(副题) 看古都文旅新活力(主题) |
新闻摄影 | 鲜康 | 鲁静 | 陕西工人报社 |
作品标题 | 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全面完成 小麦、油菜、番茄育种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
参评项目 | 消息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薛生贵 | 编辑 | 董欣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二版 | 字数(时长) | 600字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日期 | 2023年6月2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近年来,种子安全成为广大群众重点关注的话题,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记者详细采访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从中获取陕西种业发展的状况,陕西种业发展的举措,采写成稿。 |
||
社会效果 | 种子安全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篇报道展现了陕西种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现了陕西种业发展的特点,稿件刊发后,受到群众的广泛转发关注。 |
作品标题 | 秦鲁工会携手维权 陕籍农民工异地工伤获赔22万元 |
参评项目 | 通讯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王何军 | 编辑 | 王青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三版头条 | 字数(时长) | 2048字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 |
刊播日期 | 2023年3月20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劳动维权事件往往夹杂诸多社会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陕西工会曾经帮助过的一位职工,协助其在山东打工的堂弟处理工伤事故时,一个电话打到了陕西省总工会,完全信任陕西的工会组织,听从陕西省总信访干部的每一个细节叮嘱,配合山东地方工会依法取得相关证据。秦鲁两地工会又据理力争,通过与相关单位上级组织协调沟通等最终圆满解决问题。过程虽然曲折,但文章通过几个关键节点的细节描述向社会公众传导了一种信念:相信组织、依法维权就能帮到自己。 | ||
社会效果 | 作品抓住了反映问题职工“受过帮助”“信任”,陕西工会组织“依法”“真关心”“注重每一个细节”,以及秦鲁两地工会紧密配合,“善于谈判”“善于社会活动”等事件特点,使该起工伤维权事件“最完美”呈现,成为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典型案例。 该案件受到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广泛关注,引起工人日报、北青报等媒体先后报道,成为现阶段工会组织跨界合作维护职工权益的教科书式范例。 |
作品标题 | 善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二代” | 参评项目 | 通讯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阎瑞先 | 编辑 | 郭雪婷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一版头条 | 字数(时长) | 2370字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 |
刊播日期 | 2023年5月12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作为陕西省总工会推选的“全国最美职工”,本文作者是省总工会组织中省新闻媒体集体进行采访活动的组织者、撰稿人,先后多次深入温伟所在的企业、车间和班组进行全方位的采访,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精心撰稿、编排,及时见报,以详实的新闻事实、准确的新闻语言,深情讲好最美职工为强国建设的岗位奋斗故事。 | ||
社会效果 | 作品刊登后,先后被人民网、全国总工会网、央视网、中青网、工人日报、湖南省总工会网等50多家媒体转载或者刊发,在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
作品标题 | 讲述陕西国家工业遗产的故事 | 参评项目 | 系列报道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兰增干 杨志勇 胡建宏 | 编辑 | 刘妍言 刘诗萌 田永刚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第四版《视角》 | 字数(时长) | 9600字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日期 | 2023年8月27日~11月26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为了发挥报纸的“三工”优势特色,讲好工业工人故事,服务工业高质量发展,精心策划了“讲述陕西国家工业遗产的故事”系列报道,安排富有经验的老记者承担采写任务。记者先后历时4个多月时间,按照要求,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陕西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逐一准备采写计提纲,深入有关单位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系统老职工和退休老同志,参观和感受遗产现场,采访在岗职工和周边群众,在充分掌握详实资料的基础上,初稿形成后经过多次集中讨论修改、打磨定型。系列报道的稿件,从揭开遗产发展历史秘密的视角,用长篇通讯体裁,采取现场画面、资料佐证和人物介绍等交叉进行表达的新颖写法,分别讲述了遗产的变迁故事。每篇稿件均以专题专版形式,图文并茂,向读者清晰、生动呈现了各个遗产的起源、历史地位、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化及其贡献。 | ||
社会效果 | 该系列报道稿件见报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读者普遍认为,稿件内容采写扎实、精彩,深刻而又直观地展现了陕西国家工业遗产的故事和风貌,不仅有故事性、趣味性,还有资料性,尤其对遗产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性、启发性。同时,系列报道作品先后被学习强国等网络、工业遗产涉及的行业系统网站和职工群众的微信朋友圈得到广泛转发,纷纷称赞,这种报道形式有温度、有深度,让冷冰冰的已经废弃了的工业遗产重新“活了起来”,并将产生持久广泛的社会价值。 |
作品标题 | 依靠劳动创造扎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参评项目 | 评论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田永刚 | 编辑 | 兰增干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陕西工人报第一版 | 字数(时长) | 1370字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日期 | 2023年5月1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本篇五一社论以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心,紧紧围绕“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主题,通过劳动者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的感人事迹,多次讴歌劳动、赞美创造,起到了反复强调的作用,具有浓烈的新闻性和政治性。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号召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勤于创造,在“三个年”活动、“四个经济”等重点工作中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唱响新时代“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
社会效果 | 评论是时代的脉动、前进的号角。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媒体的灵魂。作为以“服务三工”为宗旨的媒体,每年的五一社论是我们工人报必须完成的任务。该文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凝炼,表达精确,是近年来难得的一篇佳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工网及全国多家工人报刊的新媒体进行了转发,很多网友留言表示令人振奋、深感鼓舞。 |
作品标题 | 《簪花丽服 穿越古今 看古都文旅新活力》 |
参评项目 | 新闻摄影 |
体裁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鲜康 | 编辑 | 鲁静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陕西工人报 2023年5月24日 二版 |
字数(时长) | 7幅 |
原创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单位 | 陕西工人报社 |
刊播日期 | 2023年5月24日 | ||
作品网址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汉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追捧。 2023年除,各种与汉服相关的文化活动在西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看到这一现象后,开始着手策划采写拍摄一期关于汉服装造与文旅发展的新闻摄影报道。几经周折,通过多方联系,最终确定了采访对象,并深入交谈获取相关新闻线索。5月,正直西安旅游高峰,为能获取最佳的拍摄效果,与采访对象有深入交流,选择上午在大唐不夜城取景拍摄。 大量素材拍摄完成后,回来与编辑一同探讨展现形式,最终报纸以2/3版面,七幅图片展现了文旅催生的新兴职业和汉服装造等新兴职业给文旅发展注入的新活力。 |
||
社会效果 | 该稿件刊登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工人日报、中工网、视觉中国等相继转载刊发相关照片,后续也有媒体联系记者深入采访汉服装造和文旅发展的相关报道。 通过深入剖析汉服文化在古都旅游中的新活力,展示了古都文旅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许多游客因此被激发了对古都文化旅游的兴趣,纷纷前来体验和感受汉服文化的魅力,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