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市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
日期:2025-08-19   来源:群众新闻网

  原标题:

  近年来,彬州市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方向,围绕清洁低碳能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加快转型升级——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
 

  彬州市因煤而兴。

  这里,煤炭储量32.4亿吨,年产原煤约3000万吨。2024年,彬州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4%。

  近年来,彬州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进重点项目推动煤基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8月11日,在国家科技示范、国家电力示范“双示范”项目——彬长低热值煤660兆瓦超超临界CFB(循环流化床)示范项目控制室,数字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水煤比等各项机组数据。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世界首台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发电机组,具有超低排放、超低能耗、超高参数特点。发电机组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可减少煤耗19克,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32万吨。

  彬州位于彬长煤田核心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伴生大量煤矸石、低热值煤等难以通过传统技术高效利用的“边缘资源”。

  “彬长低热值煤660兆瓦超超临界CFB示范项目是我们为有效利用煤泥、煤矸石,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引进的重点项目。”8月11日,彬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彬营介绍,项目有效巩固了我国在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了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水平。今年上半年,该项目已发电11.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3.8亿元。

  “该项目每年可清洁转化低热值煤和低品质燃料约100万吨,消纳矿井疏干水约100万吨。”黄彬营说,项目盘活了区域煤炭资源价值,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变废为宝”,正推动彬州从“单一采煤”向“循环增值”转型。

  以“高端化引领、智能化赋能、绿色化转型”为方向,今年,彬州围绕清洁低碳能化首位产业,按照“精细化工提档升级、煤化工延链增值”思路,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四大产业,加快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现代化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促进煤化工产业延链增值是彬州今年推进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群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8月11日,在陕煤新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一体化项目现场,工人正忙着进行厂区桩基施工。

  项目主要建设捕集能力为30万吨/年的CO2捕集液化生产线,具有低耗高效、安全可控、减碳增油、净零排放、全程密闭、永久封存的特点。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围绕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引进该项目,可以降低化工园区碳排放强度,将‘碳负债’转化为‘碳收益’,助力彬州打造‘零碳园区’。”彬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环保安全科科长何文龙说。

  “我们选择落户彬州,很大原因在于这里能化产业集聚,碳资源优势明显。”项目负责人韩敏强说,项目可以吸收转化化工园区部分项目产生的高浓度CO2气体,生产工业级液态CO2供应中石油长庆油田,用于驱油及封存,可形成“煤化工—石油开采”跨行业协同链条。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项目加速落地的保障。为助力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重点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彬州市推行“全托管”服务模式,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全流程解决项目建设难题;联合行政审批、发展改革等部门指导企业完善资料,协助办理前期手续,协调水利、电力等单位,保障项目用电、用水等要素供应;协助企业申请中央、省上等上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如今,放眼彬州大地,煤炭被清洁高效利用,煤基化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四大产业协同发展——

  咸阳思科赛高端新材料暨医药中间体项目生产的K酸、K胺,产销量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

  智仑超纯电子级环氧树脂新材料项目生产的超高纯、低总氯电子级环氧树脂产品填补了国内总氯含量300ppm以下电子级环氧树脂的技术空白;

  ……

  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投产运营,促进彬州精细化工产业提档升级、煤化工产业延链增值,为彬州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彬州已落户精细化工企业33家,其中90%为高新技术企业,“做化工、到彬州”的行业口碑日益响亮,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清洁低碳能化产业链群建设,持续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煤基化工产业提档升级,锚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标,加快打造关中煤炭清洁转化、大西安高端材料供应、先进化工企业搬迁承载‘三大基地’。”彬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群众新闻记者 琚鹏飞 通讯员 潘伟)

责任编辑:王何军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