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家过生日
日期:2024-08-13   来源:陕工网

王建赢 摄

  “今年的生日过得很有意义!”我双手捧起这碗生日长寿面,异常激动地向众文友深表谢意。

  是的,今年的生日过得非同寻常——这是我1978年1月离开老家耀县(2002年6月18日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到安康铁路分局、以至后来调到航天四院、公安洪庆分局工作至退休以来46年间在老家第一次过生日,且又是这样特殊的场合。

  前几天,接到耀州区文联、耀州区作协、耀州版权管理中心将举办“讴歌新时代 悦读新耀州(第1期)•宋林科《我写我心》散文集读书分享活动”的邀请。为了能够按时参加,我提前一天就从西安回到耀州。8月2日上午提前到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现场,但见高朋满座,熟友具多。耀州区文联(作协)阎新红主席主持活动热情洋溢;仁兄宋林科介绍创作历程情真意切;才女梁红艳、冯欣悦的诵读声情并茂;嘉宾刘平安、王建赢、吕学敏、陈忠海、东篱、杨五贵等作家、评论家的评析发言交流鞭辟入里,灼见真知,我以《情到深处皆成文 ——宋林科<我写我心•散文集>审读后》为题的发言也忝列其中;耀州区委宣传部孙文光副部长的总结高屋建瓴。20多位文友和耀州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了《我写我心•散文集》的成功,共同见证了“讴歌新时代 悦读新耀州”的闪亮启幕。整个活动典雅、严谨、活跃、精悍,内涵深邃,辐射力强,意义非凡。

  会毕,就在林科兄签名赠书之际,作家吕学敏、李拥軍两位贤弟和我移步大厅畅谝。拥军弟对我说:“仁兄的发言激情飞扬,精气神十足。贵庚?”我答:“明天是我68岁生日。”学敏弟说:“那是要庆贺的!”拥军弟又说:“庆祝都在前一天,今天正好!”我说:“不值,不值。愧对岁月!”两位贤弟异口同声:“祝福仁兄!”我又答:“感谢二位贤弟!说漏嘴啦!”三人哈哈大笑。我们还在说笑时,耀州区文联(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何晓菁女士招呼大家合影留念,记录这美好的相聚时刻。

  对于过生日,我好像就没这一意识。儿童、少年时期,婆和妈给我一个煮鸡蛋:“今天是你X岁生日,你属猴,是1956年8月3日在咸阳人民医院生的。”渐长,更少了这个概念。18岁生日时,收到父亲从任教的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寄回一信,信上开头说:琦儿18周岁啦,就是成年人啦,就要以成年人的要求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劳动,努力磨练,努力克服困难,努力不断地学习,努力将所干的事情干好。接着询问了我高中毕业回乡(1969年居民插队到耀县寺沟公社张郝大队第四生产队)劳动和在大队试验站任副站长兼农业技术员及家里的情况,后边叮嘱我作为家里的老大要照顾好在乡下的你婆、你妈和你小弟,(我爷在城里上班,大弟在城里上高中)把家里的担子担起来。这就是父亲对我的“成人礼”寄语,对我的教育和鼓励。

  日子在一天天地过,一年又一年。与生日相关的记忆是零碎的又是真切的,尤其1983年的生日。那年7月31日下午4时后,安康遭受四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汉江决堤,顷刻安康城一片汪洋。次日清晨,我们安康铁路公安分处的民警最先过汉江,只着短裤,头顶国徽——代表公安标志的大檐帽,勒紧襻带,奋力抢救逃命到屋顶、楼顶的群众,不停地背老人、抱儿童到安全地带。中午安康铁路地区食堂为我们送来馒头,但没一人吃,都给了受灾群众。我们浑身上下全是污泥,直到晚上十点多返回江北的单位,连续十六七个小时不知救了多少受灾群众,又有多少战友不同程度地受伤。我在水龙头旁冲洗完全身,脱解放鞋、抬腿在池沿洗脚时才感到左脚掌疼痛,一摸从脚掌拔出个钉子。这几天一直极其紧张地参加抗洪救灾。8月3日我27岁生日这天是这样度过的:急匆匆地吃完早饭,就去江北铁路住宅区清理淤泥。午饭急匆匆吃后即到安康铁路分局防疫站采访大灾后防大疫的举措,一个半小时后回公安分处办公室,一小时完成写稿和电话向报社发稿。紧接着与分处下属各车站派出所通话,了解沿线抗洪救灾等情况。其间不时就有上级西安铁路公安处的电话打来了解情况及下属所、队的电话情况报告。匆匆晚饭后,即梳理搜集、报来的各种情况,分类整理成简报上报领导,上传,下达,一直忙到晚上零点。趴在办公桌上迷糊一个多小时,下夜不到两点又和另一同志赶到江北住宅区接值2至4点的班、巡逻。数月后,安康地区举办抗洪救灾书法美术摄影展览,我有感而发的行书中堂“水漫金州四百载;声振华夏第一城”展出。

  还有一些关于生日的记忆,至今仍旧历历在目:2002年,46岁生日这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我颁发了高级政工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011年,55岁生日翌日,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16年8月3日,是我60岁的生日,从这天起就标志我退休了,但我仍在执行航天产品铁路押运任务前往北京航天基地的路上……

  一个时期,我的工作岗位是科研生产保卫,重点做了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产品押运,是产品安全交付极其重要的环节,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无论是前往北京、上海、天津,还是酒泉、西昌、太原,或是万源、涿州、晋城、南宁、柳州、清水、浏阳、湛江、高碑店、库尔勒、阿拉善左旗……共计79趟,既是2003年5月“非典”最严重时期、2003年10月19日小弟士图病逝和连续两年及另一年计三个春节都是在押运途中过的,为此我写了散文《押运途中过大年》在《人民公安报》发表,被《中国航天报》等多家报刊转载。神舟五号、神舟七号逃逸系统就有我参与将其护送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建立的《押运工作纪实》记满了4本,始终牢记使命,坚守责任,精细严实,问题在先,防范在先,并及时妥善处理了十多起不安全因素,从未出任何问题,确保了趟趟安全,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尤其是2007年10月17日凌晨1时23分,产品车停在石家庄上行到达场(四场)七道,我即下车巡查,突然发现产品车停的位置上行左侧紧旁边有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我立刻意识到其严重的危险性,马上到旁边的车号室说明身份和情况,并询问站区领导及电话,得知后,当即与石家庄值班站长迟站长通话,告知身份和情况及车次并要求立即将车调走。迟站长表示这列车刚到,要检车、试风后需三个多小时才能解体调车。但是作为押运公安的我意识到产品的重要性和情况的极其危险性,坚决重申问题的严重性,要求立即调车,并对迟站长说:“你如果解决不了,告诉我你上级的电话!”放下电话后,我赶紧又回到火炉处值守,迟站长提出用水扑灭火炉,我凭着已储备的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坚决制止了这种错误的方法,因为扑火时将会产生大量的烟火,这样更加危险。过了一会儿,我再次给迟站长打电话,要求尽快调车并确定时间,在我的再三催促要求下,迟站长表示3时调车。在调车之前,为防发生意外,我和车号员用铁丝将火炉房的门拧上,我一直坚守在火炉房旁,直到凌晨3时,我第四次拨通迟站长电话,传来了调机已发车开往四场的消息,3时19分,调机终将产品车牵动,我紧悬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至此我整整在产品车处坚守了2个小时。从发现险情到调机牵动产品车,我以一个航天公安特有的“严”的作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正确果断处置了特大险情,制止了不堪设想的事故发生。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后,四院领导在科研生产会上讲:“马士琦同志对这次押运途中险情的处置方法正确、处事果断、措施有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航天人特有的安全意识,严格履行职责,避免了一起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产品安全和及时交付。”随后记者采访,在《现代军工》等报上发表题为《军品车突遇大火炉……》的通讯。

  为此,我创作了《航天卫士之歌》,航天作曲家屈宇龙先生谱曲,被广为传唱:

  头顶国徽,

  手握利剑,

  立足航天,

  正气凛然。

  牢记神圣使命,

  法令政策如山。

  我们是祖国航天的保卫者,

  征服太空有我们的贡献!

  机智勇敢,

  团结奋战,

  严慎细实,

  防患未然。

  斩断罪恶黑手,

  劈开风雨雷电。

  我们是祖国航天的保卫者,

  巩固国防是我们的心愿!

  还有我和一位先生的生日巧合。

  2022年4月29日,值陈忠实老师逝世六周年,著名军旅作家、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会长、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韩怀仁教授、知名诗人(尤以信天游为优)、洪庆文化艺术协会路桄畅会长和我清晨至白鹿原下西蒋村先生墓园凭吊,向先生敬献白黄菊花一束,我给先生点燃香烟三支。我们三鞠躬后,韩教授代表我们向先生简要地报告了洪庆乃至灞桥这几年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情况,又恭读碑面:“先生‘生于公元1942年8月3日,卒于公元2016年4月29日’。”“我也是8月3日生,1956年。”我说。路会长说:“陈老师比你大14岁。”韩教授说:“同一天生日,很巧。”接着我口占道:

  白鹿原 樱桃灿

  祭先生 逝六年

  一枝笔 天地间

  民族魂 千秋胆

  神思从记忆回到现实。岁月悠悠,当下最美。

  读书分享活动合影后,受林科兄相邀,大家移步阿龙饭庄共进午餐,席间欢声笑语,情愫盎然。吃到一大半,饭庄服务员端上一碗清汤面。《铜川文苑》总编、作家、诗人李拥军先生对大家亮声讲:“明天是马士琦老师68岁生日,庆贺都在前一天,给马老师敬上一碗生日长寿面以表庆贺!”服务员恭敬地双手将面置于我面前,我道声“谢谢!”一看里面还有一个荷包蛋。大家纷纷十分热诚地向我祝贺!并高唱起《生日歌》。我十分感动地双手高高捧碗鞠躬,向诸位乡党文友连连致谢!使午餐达到高潮!

  铜川市乡村振兴局原调研员、作家王建赢先生高兴地说:“马老师请吃面,一会凉啦,我们大家要看着你吃!”我十分激动地将面挑长,大口大口地吃完,就连荷包蛋、略带酸很可口的汤也一口气吃、喝完。大家又是热烈地鼓掌、叫好!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秘书长、二级巡视员、作家、诗人刘平安先生说:“生日长寿面吃咧,下来我们就期待马老师的美文啦,标题我都替你想好啦——《我在老家过生日》。”我站起来说:“我这是沾林科仁兄的光。老师命题作文我作,可能不如意,作业请批改。”大家再次鼓掌、叫好!

  8月3日早7时,家中一把手发来微信:“今天早上吃碗长寿面哈!”我即回复:“昨天已吃很有意义的长寿面!今天还有一碗咸汤面加持!”

  随后女儿发来微信:“老小伙生日快乐!”(马士琦)

  2024年8月5日草、改于半杓轩

 

 【作者简介】
马士琦,著名书法家、作家、评论家。高级职称。陕西耀州人。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赛评委。书法被海内外众馆和福建合掌岩、北京八达岭新长城及中国航天科技四院等广为收藏和刻石。应邀为百余家报刊题署报(刊)名或栏头。出版《马士琦书法》三辑。发表文学、评论作品百余万字。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早期会员,全国公安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早期会员,陕西省作协、评协、杂文、楹联协(学)会会员等。

责任编辑:胡睿琳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