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雕刻好每一枚芯片 ——记陕西电子西安卫光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光刻班组
日期:2025-04-03   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在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卫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部,有一个被大家称为“追光者”的班组——光刻班组。他们的工作,就像在微观世界里雕刻艺术,每一片芯片都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雕琢出的精品。

“大家在作业时一定要带好护具,按照规范操作,保护好自身安全。”3月27日8时,光刻班组班组长贾丽蓉和成员嘱咐了安全生产要求后,大家穿着整洁的防静电服走进生产车间,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队伍,多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不断提升芯片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出色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先后获得“陕西省工人先锋号”“陕西省梦桃式班组”等荣誉。

精细管理,铸就高效团队魂

光刻班组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各司其职,又紧密相连。班组长贾丽蓉,这位90后“指挥官”,深知一个团队高效工作的关键在于“精”与“细”。

“班组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实行目标明确到岗、岗位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贾丽蓉说。

在这种氛围下,大家不仅工作高效,更形成了一种“无缝交接、共同担当”的良好风气。每次遇到突发情况,班组成员都会共同承担,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班组在多次紧急任务中都能化险为夷。

“每天生产前,都会用十分钟和班组成员安排当天工作任务,讲解安全生产事项,让安全生产观念入脑入心。”贾丽蓉说。

光刻班组涉及很多精密设备操作,班组时时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对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性分析,及时排查出人、机安全隐患,重点控制。班组成员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共同解决。近年来,班组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增产创效,激发青春新动能

面对芯片制造技术日新月异,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光刻胶国产化替代降本项目中,光刻班组与工艺模组紧密协作。“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积极投身各项准备工作,仔细研究现有光刻胶的特性与使用情况。”贾丽蓉说。

实验阶段,光刻班组反复尝试不同国产光刻胶,不断调整光刻过程中的曝光时间、温度等关键参数。在工艺模组的帮助下,光刻班组优化工艺流程,确保国产光刻胶能在现有设备上稳定运行,该项目也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实现降本92万元。

光刻班组还通过细化生产计划、物料准备、操作过程、交接班等过程管理,提升员工操作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促使生产产量连年稳定增长。

经过全员不懈努力,2020年12月公司实现了月产2万片生产任务,2021年全年生产总产出更是突破20万片,同比产出增加67%,生产效率及各项生产指标不断提升。2021至2023年的生产周期从54天缩减至45天,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班组成员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永葆活力,培育未来“芯”力量

1999年出生的班组成员贺万恒,2022年刚来到班组时,仅用不到两个月就熟悉了各种光刻设备,之后还成了小班长,这一切得益于班组的技术传承培训机制。

“班组建立了系统而严格的培训体系,新入职员工需要经过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实操演练等多个环节,帮助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贺万恒的师傅高天说,培训结束后,还需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中,由师傅一对一带领徒弟继续学习设备理论与实机操作,学习完部门所有机台并经资格认证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师傅在旁边看着我操作,一有问题及时给我指出来,我自己思考解决,不懂就问师傅,很快就成长起来了。”贺万恒说。

从2021年起,班组还组织技能提升活动,每个季度的无声操作(吸笔、理片器、倒片器)培训考核,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一次考核通过率达99%。每半年一次的光刻模组、制造部安全培训考核等,合格率均在98%以上。

如今,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还在不断提升,班组成员杨晗被评为“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五一巾帼标兵”,弥晓娟获公司先进个人……

“我们要继续严格按照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片芯片的生产质量,用青春和汗水铸就‘芯’辉煌。”贾丽蓉说。

 

责任编辑:白子璐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