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会已真正成为务工人员心中的靠山
本报讯 在不久前召开的西安市雁塔区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进城务工人员马掌权和私企员工贺萍当选为雁塔区工会委员会委员。消息传开后,许多务工人员和私企员工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区工会领导班子里也有咱们的代表了。”
马掌权是我省旬邑县人,来西安打工已有十几年了,先后干过安装工、库管、喷漆工。由于敢为职工说话办事,深得大伙的信任,还被推选为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公司工会主席。贺萍从国企下岗后,在民企西安爱博电气有限公司重新就业,现在任该公司工会副主席。
雁塔区总工会主席李晓串介绍说,在9月28日参加区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的161名代表中,像马掌权和贺萍这样的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已占到了三分之一,他们分别来自全区388个新建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代表了1.8万名新增会员。
处于西安市市区中心的雁塔区,这几年民营企业、民办院校、医院发展迅猛,务工人员激增。把这些非经济组织的员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成了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区工会首先取得区委的支持,区委与各街道办签订建会目标责任书,将工会的组建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目前在所有街道实现了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副主席由正科级工会专职干部担任。形成了由街道工会抓社区和新建企事业单位建会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全区工会组织建设。该区工会,还把众多分散的小企业的职工组织起来,按照区域性、行业性组建工会联合会,相继在村组、工业园区、集贸市场成立了工会联合会。现在全区新建基层工会达到388个,发展会员1.8万名。
为了使新建工会切实发挥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雁塔区工会提出了“抓规范、树典型、出亮点、上水平”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新建工会的工作水平。目前全区各街道工会已形成了完整的劳动争议处理网络体系。在非公企业中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和区域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并已有37家非公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10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有47家企业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许多非公有制企业还建立了“送温暖”制度。“有困难找工会,有委屈找工会,有矛盾找工会”已成为雁塔区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共识。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