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基层”是工会工作经常讲、反复讲的内容,但怎样才能让基层真正“活”起来,却不是一个很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恐怕也不必这样一说再说,反复强调了。
到广东采访,对搞活基层有了一番新的感受。广东同志说:“搞活基层不能只盯着基层。”
譬如组织建设。一说搞活,免不了要组建率、入会率,要各种活动,当然还有干部配备、培训等等。这些固然都很必要,但上级工会可曾想到组建、入会的难度?可曾帮助想过办法、出过主意?活动要搞,但基层是否欢迎?是否切合实际?干部配备、培训效果如何?还缺什么?……这些问题只问基层难有完满答案。
譬如维权行动。大到劳动纠纷、法律诉讼,小到生产环境、生活条件,一般问题基层工会尚可与行政交涉,重大一些就很难碰,甚至碰不得,碰了可能连自身权益都难保障。上级工会可曾想过基层同志的难处?可曾为他们撑腰、减压?要切实维权,只盯着基层难有重大成果。
譬如工作考核。考核就有指标,指标还要量化,但许多工会工作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上级工会部门分工很细,谁都想把自己的工作纳入考核,都希望“一票否决”,而基层工会干部有限,面对上下左右,疲于应对考核,哪来精力干事?又怎么能“活”?
广东工会工作创新中有一条“领导职责包括带动和替代”,指上级要求基层做的自己先做,基层无力或不宜做的上级替代去做。这样一来,基层减压,活力大增。至于考核,广东同志说:“千头万绪压到基层,拿出来的数据也不真实。实际上是上级工会懒,是官僚主义。”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