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主人翁意识”,就是以主人的身份、主人的姿态、主人的职责与权力来面对社会的一种思想意识。它包含着工人阶级的翻身做主感、政治自豪感、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工人阶级作为国家的主人,在自己的先锋队领导下,昂扬地走上创造新世界的舞台,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生力军,成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强大力量,发挥着推动社会前进、推动历史发展的无以取代的作用。主人翁意识的淡化倾向及根本原因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是不是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主人翁意识呢?毋庸讳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淡化了。究其原因:一是旧的体制逐渐使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淡化。长时期以来,我们只把“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停放在一个总体概念上,而没有具体解决国家所有与企业所有、职工所有的关系;没有科学地研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结合方式,更没有明确地界定作为主人翁的劳动者应有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因而在实际上职工很难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主人翁”只是一种缺乏实际意义的“理论地位”。久而久之,职工翻身做主的自豪感和“参与”意识被淡化。二是分配不公以近乎平均主义的办法表现出来,实际上它看似公平,却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不相符合,违背了本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必然会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主人翁意识的消失。在社会发展的另一个时期,分配不公又以深入差距过大的态势表现出来。既然靠劳动艰难很难提高自己的收入,那么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又怎能不日趋淡化。三是理想信念淡漠,政治教化导致职工主人翁意识淡化。“金钱几近万能”的实际,使一些人价值观念扭曲,从而使主人翁意识丧失了心理上的支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乘虚而入,侵蚀、瓦解着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近几年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方针,无疑会有利于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回归与提高,但毕竟尚需时日。此外,一些企业党风不正、腐败现象严重,职工未能共享改革成果,也是导致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淡化的原因。
激发主人翁意识的新的历史机遇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思想进一步落到实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增加了扩展空间,逐步体现价值规律的导向,也为激发人的创造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条件和环境。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建立和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分配机制,从深度和广度上必将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热情。工会组织在引导主人翁中的责任和作为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工会组织应站在职工队伍的前排,引领工人阶级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工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相对独立的统一。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应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活动。但另一方面,工会要有相对的对立性,而且要真正代表工人群众的利益,依法维护工人群众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基层工会组织,要实实在在、入情入理的反映和帮助解决工人群众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具体矛盾。而这一点,正是目前我们基层工会的“软肋”,正是造成一些工会组织办事不力、说话不硬,甚至软弱涣散、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
工会组织应该积极主动地组织带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方面,要坚持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而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方面,重点应该放在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部的考评推荐、与群众相关的评议、工资奖金分配及酬金管理等方面上。
工会组织应该取得服务职工与服务大局的双丰收。工会组织要找准结合点,通过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为职工的成长提供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这几年,工会组织不断开展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选树劳模、企务公开等,都是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增进主人翁意识的有效措施。
工会组织应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国工会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维护职能是工会最重要的职责,我们要把工会办成为职工说话办事的职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