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坝村新貌
谢坝村位于安康市汉滨区黄洋河东南部,与平利县接壤,境内海拔最高近1800米,曾经是县河镇最偏远、最贫穷的山村。
昔日,进入该村广沟、三合片区看不见一条硬化道路,更看不见住砖瓦房的人家。
如今,20多公里的硬化道路即将连贯全村,大部分贫困户住上了砖瓦房或楼房,一批产业集群正在形成……2016年,全村如期实现整体脱贫。
4月12日,记者在村里看到,两层高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综合活动室主体工程已竣工,门前的文化综合广场地面已平整,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三、四年来,我们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主任陈宗奇感慨的同时,道出了变化的原由,“没有省总工会的帮扶,村民过不上如今的好日子。”从道路到房屋,看得见的变化
从平利县境内的姜垭子进入谢坝村的广沟,一条2.3公里长的水泥道路“镶嵌”在如诗如画的春色中。这条“脱贫路”不仅让行人沉浸在美景之中,更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2014年,该路开始修建,省总分批进行投资,于2016年进行了路面硬化。
“脱贫路”建成后,该村七组的贫困户赵家富在扶贫搬迁安置政策的帮助下,于去年冬月建成了三间砖混结构的新房。记者走进屋内参观,只见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装修一新,卫生间还安装了热水器。
65岁的赵家富感激地说:“如果没有省总工会修建的‘脱贫路’,如果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这一辈子都住不进砖瓦房。”
陈宗奇告诉记者:“赵家富是并村前,原广沟村第一户修建砖瓦房的。继他之后,分散安置的贫困户也都建了新房。”
在记者走完这段水泥路后,只见一条泥土道路正在硬化施工,几辆装载砂石料的汽车来回跑个不停。
陈宗奇介绍说:“除了这一段道路在硬化施工外,村委会附近的一段路面也正在硬化施工,如果顺利,到年底,20多公里的硬化道路将连贯全村,彻底改变以前村民雨天出门一腿泥的状况,这可是我们几辈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
在这条道路旁,作为省总领导的包帮户,村民汪德平家的旧房加固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工人正在给他家修建厨房。此时,红色的屋顶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由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茜联户包帮的贫困户袁和仓家,已建起了三间砖瓦结构的新房。而其在春节过后,通过劳务输出在外务工。
陈宗奇感慨道:“袁和仓有轻微智力障碍,父亲患脑梗、母亲75岁,家庭生活困难。如今在省总领导帮扶下,实现了如期脱贫,还住上了新房。”
站在县财路上,记者望向谢坝村村委会,一幅田园美景图映入眼帘。只见一条被村民称为“龙广路”的硬化道路,如一条长龙盘踞在青山绿水间。陈文平、张祥春、袁致刚、袁守平、袁和军、袁致成、王家林等贫困户的新房便坐落在附近。目前,该村贫困户已解决了安全住房的问题。
陈宗奇高兴地说:“水、电、路、房子的问题都已解决。用不了多久,我们村还会成为乡村旅游点。”
旅游,作为省总扶持该村脱贫的一项产业,陕西职工旅行社(省总下属单位)将对该村进行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在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后,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线路。(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从主席到干部,让群众感受到真情
“白主席还来过咱们村!”在汪德平家里,村里的几户群众说到白阿莹主席及省总工会各位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和帮扶,言语里都流露着无尽的喜悦和自豪。
今年65岁的汪德平夫妇带着一个正上学的孙女生活,两口身体长期有病,本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他们,在省总领导的关心鼓励下,从前年起开始发展起了养殖产业。2015年买了5只羊仔,当时每只有二十多斤,现在每只已经八九十斤重了,其中两只母羊已经怀孕,他打算把将来的羊仔自己继续喂养,扩大养殖规模。“我买羊仔的钱里面,还有白主席给我的1000元哩!”
今年3月18日,省总工会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树红又一次去他家里看望时,帮助了500元资金,他用其买了2只猪仔,另外还打算再养殖十几只鸡。汪德平说:“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不知道咋样感谢领导们对我家的关心和帮扶。”
“就在这一天,省总处级以上干部一行40多人,分别走访慰问了二百多个农户。”在谢坝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成伟的感受里,省总工会领导和驻村的干部对谢坝村的扶贫包帮是真抓实干,是带着工会组织的责任投入了真情。
“从白阿莹主席到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各位副主席及各位处级干部,都先后到村里多次。有的领导每年来几次,每次来都深入农户,调查了解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我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群众和扶贫工作切实解决的具体问题,让我们都很感动。”他说,“我对省总派驻村里的每任第一书记也是非常敬佩,每次和他们一起走村串户,访问群众,指导生产,在山路上一走就是一整天,没听见谁叫过苦。”
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省总工会处级以上干部对谢坝村贫困户联户帮扶做到了全覆盖。从主席到驻村干部,一对一与贫困户结穷亲,从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开始,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按照“一户一策”的措施,扎扎实实帮助贫困户解决脱贫问题,让当地干部和群众感受到了真心、真情、真意。
“省总工会领导包帮谢坝村的工作作风扎实过硬,为我们基层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联系该村扶贫工作的县河镇人大主席周炜说,让当地干部群众感动的还有一件小事,去年底临近春节时间,省总工会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到谢坝村,冒着严寒,赶着山路,分别为25户贫困户送去了米、面、油及棉被等物品。
从抓培训扶智到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省总工会自包帮谢坝村以来,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三四年来,协调或带动社会各方面,累计投资该村的各项建设资金达2000多万元。
按照汉滨区精准脱贫“七个一批”帮扶措施和整体要求,截至去年底,谢坝村实现产业发展脱贫79户、移民搬迁脱贫22户、教育扶持脱贫46户、生态补偿脱贫46户、劳务输出脱贫57户、医疗救助脱贫65户、社会保障兜底脱贫57户。目前,该村不仅实现了整体脱贫,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且在推进产业发展中,全村发展形成的显兵、德存、润土、安泽等5个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合作社,带动152户526人走上了致富路。从促脱贫到抓提升,越来越给力
谢坝村作为去年的脱贫村之一,在汉滨区“销了号”,但是省总工会的帮扶工作没有停止,今年围绕着力抓巩固提升,继续把驻村联户扶贫纳入工作总体布局,作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坚持不懈地真抓实干。
4月6日,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仲茜履职后的第一次基层工作调研,就来到了所包帮的谢坝村,组织召开该村产业发展帮扶座谈会,听取7个村上种、养殖产业大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发展产业面临的困难,提出帮扶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并向村、镇、区和驻村干部安排和分解了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这次调研中,张仲茜还邀请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安康阳晨现代农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杨大平,为该村带去了“公司+农户”的养猪产业发展新模式,农户缴纳300元押金,公司提供猪仔、猪舍标准化建设指导、养殖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并确保成猪收购和每头猪至少200元收益。同时,参加培训的劳动力,还可以选择到公司直接就业。省总工会驻村干部吕斌说:“张主席的这一举措,不仅为村里的农户拓宽了一条稳定的产业发展渠道,还增加了一条劳动力就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针对该村今年新增的17个贫困户,对有智力和劳动能力的,将通过抓培训,转变观念,掌握技术,激励鼓励,让他们参与企业的经营合作,零风险投资,享受红利,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脱贫。对于个别因病返贫的户,邀请交大二附院的医生为他们上门看病,同时通过成立村上工会组织,在6月份组织农民工集中入会,一方面解决全村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维权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将其吸纳入工会组织后,为其办理互助保障,采用理赔、救助、慰问三结合的方式,解决或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同时,继续大力抓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大力抓好能人带动,促进全村产业发展;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为养殖、种植等产业的深度发展和群众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那一天,张主席一行早上7点多出发,到晚上8点多才从村里返回,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身体都感到吃不消,而他为了这个村更好的发展似乎有操心不完的事。通过这次,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工会组织领导的认真和对群众的负责精神。”成伟说。
记者了解到,省总工会今年扶持该村发展给力的方面还有更多,资金预算由去年的80万元增加到了100万元。“领导这么重视,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让我们感到抓紧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时不我待,必须尽职尽责、尽心尽力。”驻村第一书记庄华章说,自从今年驻村近两个月,他们协助镇村干部已经先后完成了该村谢坝、广沟、三合片各户的汉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签定工作。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组织协调举办今年第一期养猪培训班的具体工作。
张仲茜表示:“所做的各项工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巩固提升,打牢基础,深化可持续发展,建立稳定长效的机制,让群众如期达到同步够格小康。”本报记者杨志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