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以案说法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卢越谁敢“黑”自家“爱豆”,就“开盒”挂网示众……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一起“开盒挂人”侵害未成年人人格权的网络侵权纠纷案进行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伟杰阅读提示新入职员工挂名担任“董高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事)的情形逐年增多,职场新人容易成为部分公司内部管理失控、“金蝉脱壳”的“甩锅”
“默认勾选”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动动手指,就能轻松预订各类票。线上购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看似流畅的购票流程背后,却暗藏着一些令人防不胜防的消费陷阱,其中尤以&ldquo
新华社南京6月18日电 题:老骗局新变种 海外学子成电诈“猎物” 新华社记者熊丰、朱国亮 近日,江苏公安与检察机关披露两起跨国诈骗案——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披上“验资审查&rd
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拒、承诺的优惠说没就没、演唱会门票无条件退票受阻……网络消费快捷方便,也暗藏不少令人防不胜防的“坑”。最高人民法院16日发布5件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警示商家诚信
王宇翔 赵丽某公司总监陈某某被调至前台工作,调岗后的待遇保持不变,但取消了打印机使用权限。陈某某认为,这是公司故意给他“穿小鞋”便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52万余元。仲裁
张雪泓 有经济能力给付抚养费却一拖再拖,给付时却以每次转账“250元”的方式付款,且每条都附有侮辱性言辞。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罚款决定,认为被执行人加女士不当履行的行为已构成拒不
张冲 徐莹莹 两男子在某网上商城开图书专营店,却长期以“拍真书发盗版”方式销售侵权书籍,一年间非法牟利10万余元。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这起销售侵权复制品的刑事附带民
战海峰 任毅 赵莉 已被法院查封的设备,却在拍卖前不翼而飞?原来竟是被债务人私自变卖。随意处置被查封物品,小心民事官司变成刑事案件。 近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私自变卖已被司法机关查封财
金歆 黄某与某公司签订培训合同约定,黄某在该公司处接受舞蹈培训,培训费3000元。当天,黄某即向公司交纳全部培训费。合同签订后,黄某在公司所开设的培训场所接受培训。不久后,该公司向接受培训的消费者发
南茂林 王素 李佩 “我压根就不知道,啥时候成了丈夫借款的共同还款人!”回忆起那段经历,李某仍心有余悸。近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检察院就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向上级检察院提请抗诉后,法院依法启
徐伟伦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强风天气,屋顶的杂物、屋旁的树木、没关好的门窗等都可能瞬间化身“空中利刃”,若因此被砸伤,财物被损坏,责任人能以“风太大不怪我”免责吗?外卖小哥被
原标题:一些在校生在实习过程中常受“实习期算不算工龄”“实习期受伤认不认工伤”等问题的困扰 签了实习协议,算不算劳动关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阅读提示 司法实践
徐伟伦 田璐 夏倩雯 随着社会福利保险体系的发展,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权益保障日趋完善,若女职工在产假期间提前返岗,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否兼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判
法院:合同因违反公序良俗无效,被告应依欠条返还钱款及利息 方钥 匡丽娜在家长眼里,孩子的上学问题可是大事。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一些家长不惜花重金托人“找关系”“走后门”,但是最后,钱
北京东城:检察建议促未成年人优惠观影权益落地 徐日丹 简洁 李轶凡一张普通的电影票背后,竟暗藏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隐形壁垒”!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影剧院应当对未成年人实行免费或优惠
罗莎莎随着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医保药品目录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在医保政策惠民的同时,一些人却想借机薅医保“羊毛”,通过医保报销渠道获取药品并倒卖牟利。被告人杨某妻子
周口淮阳:情节恶劣者必须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刘立新 杨晨 李亚晖“酒驾、醉驾害人害己,特别是节日期间聚会聚餐活动增多,酒驾、醉驾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要对自己和家
重庆二中院:适用自甘风险规则,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无需担责 刘洋 杜抗洪 刘晶小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踢足球,在争抢足球过程中致同学摔倒受伤,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近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
最近,西安市民李女士旅游时遇到了一件闹心事。前不久,她通过手机APP购买了九寨沟景区的“门票+观光车”套票,到达景区后工作人员却告诉她,系统查验不到她身份信息对应的门票。李女士向三秦都市报&l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丹青 当前,正处于求职招聘旺季,一些不法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设置“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等骗局,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为加强风险防范,人社部、中央网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系列的第三个专题:“严格公正司法,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
高亚菲“刚毕业就被布置作业,熬夜做完却石沉大海。”“花三天写的方案,成了公司的免费素材。”……在社交平台上,求职者对面试被“留作业”的吐槽已形成独特话题。这场
新华社记者 姜琳一段时间以来,“央企内推”“直签保录”等骗局严重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为加强风险防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5月23日联合发布招聘欺诈案例,揭示不法分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