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产局长固他抽的 “南京九五之尊”牌 “天价香烟”因此陷入公共舆论旋涡。 事实上,一些官员的 “奢侈消费”往往让人联想起贪污受贿等字眼。更有各地常常举办的反腐展览和贪官赃物拍卖,也让公众看到官员奢侈消费的冰山一角。
面对少数地方官员不是名牌不穿,不是名烟不抽,不是 “五星”不住,不是海味不吃,不是出国不游的 “奢侈消费”,公众至少有三问需要释疑解惑:
一问追求崇尚奢侈消费的官员,是否背后都站着几个富豪大款?据说,奢侈品市场上流行一句话 “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奢侈品成了 “孝敬”官员的最体面的礼品。
二问追求崇尚奢侈消费的官员,是否背靠公务消费这棵大树 “好乘凉”、好揩油?官员找个 “出国考察”的借口,就可以拿着公款出国旅游;找个 “招商引资”的借口,就可以随时随地在高尔夫球场、在其他高级消费场所挥杆品酒……打着 “公务”旗号,满足私人消费之欲,这样的 “便利贴”已随着 “北美旅游团”的曝光真相大白。
三问追求崇尚奢侈消费的官员,是否背后都有一些灰色收入、来源不明的收入在支撑?比如拿工程回扣,比如吃矿山 “干股”,比如以兼职形式领取补贴、 “辛苦费”?
从世界上一些先进经验来看,遏制官员的奢侈消费,不仅需要把官员的生活圈、交际圈纳入监督视野,进一步规范公务消费,还需要在官员财产状况申报公示制度上有所突破。
在瑞典,官员的公务、私务均被公开,社会任何成员可以随时查阅他们的消费记录、财产状况、社会交往以及纳税情况。此值得借鉴。(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