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祖先在栖居之处的墙上捅了个洞,作用在于通气透光,是为窗户。现代人反倒有些糊涂,放着窗子不知道充分利用。很长时间里,相对封闭的状态使窗子里的中国人不知外面的世界何等精彩,窗外的人也一直有好奇心,不知窗子里面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怎样生活。
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北京奥运会就是一扇窗。不是露开一点缝隙,而是真心实意地敞开窗户,窗里窗外的人都不必窥视,可以大大方方地对视,看看哪些事情存在共识,什么地方想到一块儿。
奥运会是一个相互沟通和了解的极好载体。它所承载的“和平、友谊、进步”、“更快、更高、更强”以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等理念,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文明演进中,用沉重代价换取的结晶。实现这样的崇高理想,首要的是加强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追求共有的奥林匹克之梦。
过去几届奥运会,中国的媒体也曾挑过人家的毛病,因为确实看到问题,批评东道主又非出于恶意,有何不可?如今,北京筹办了7年,诚心诚意邀请客人来看看一个文明古国的新貌,来参加一场世界文化的盛典,各种意见和评价涌出,其实很正常。有了主动沟通,才会有这些回应,即便带些杂音也无妨,历届奥运会没有一次因为出现杂音而不成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北京奥组委提出善待媒体,就是一种主动沟通的积极姿态。
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竞技为载体,无论奥运会办在哪里,借用哪方搭建的舞台,都是由“同一个世界”演出“同一个梦想”。一些西方传媒质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被强迫的,中国运动员带伤参赛也是被强迫的。提出质疑的人应当先做些扫盲的功课。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参与奥运会愿望之切,没有一定的组织方式,如何能使千千万万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有序工作呢?
诚然,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都可能造成沟通不畅,发生碰撞和摩擦,以至产生误解。打开了窗户,一时看不清没关系,没看清就说三道四也不要紧。寻找沟通的机会不容易,建立沟通的意识更
不容易,能有今天这样的心态,多亏
奥运会的助推。从这个意义上说,
奥运会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
带来了相互沟通的机会。(汪大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