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何必劳民伤财复制“古董”
2008-04-11 10:06:1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当前,一些地方急于通过上大项目来发展文化,并形成风气。重视文化建设本是好事,但互相攀比、脱离当地实际大兴土木,并不是可取之道。
    近期,甘肃省一些地方开建和欲建的文化工程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当地政府网站公布的消息和媒体报道来看,有永靖县黄河三峡孔子大殿、华亭县秦皇祭天广场三期工程、临洮县老子文化园等,投资规模分别为3000万元、3000多万元、8000万元。
    这些文化工程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多、规模大、规划占地多,而且建设目标都“不一般”。华亭县秦皇祭天广场的目标是建设与北京天坛、山东泰山齐名的“中国祭天三坛”;永靖县要把黄河三峡孔子大殿建设成“西北最大的孔子文化教研中心”;临洮县要打造“老子飞升地”的知名品牌。
    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省的这些县目前都不怎么富裕,能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想方设法投入资金,本来值得肯定。问题在于,这些文化工程脱离了当地发展实际,不是挖掘和保护当地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也不是为了满足城乡群众的文化需求。
    了解这些县的人都知道,在当地,还有许多历史遗迹亟待保护;在群众身边,还缺少好的文化设施和服务条件。正因为如此,这些工程的规划出笼或开工建设之后,就遭到了各种反对和批评。
    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繁荣,但决不能单靠大兴土木复制“古董”来实现。文化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忌好大喜功。要繁荣文化,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和手段,该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何必劳民伤财去复制那些“古董”? (王艳明)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