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银行为何“警惕”地方政府换届
2008-01-18 10:45:1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今年既是从紧货币政策实施的第一年,也恰逢各级政府的选举换届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敏感的时期,银监会日前已向各大商业银行发文建议注意贷款风险,而列在高风险贷款前两位的一是房地产,另一个竟然是政府贷款。
    银行贷款与政府选举,两件事情似乎并不相干,其实不然。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选举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在选举中获得选民的支持和更好的评价,政府官员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往往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诱因。特别是在选举时期,政府通常喜欢运用加大公共财政支出等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他们经过实证研究,还在美国、西班牙、新西兰等国找到了可靠的证据。
    令人吃惊的是,在中国似乎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选举周期”,并由此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高低变化所引发的经济周期性波动。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在政府换届的1983、1988、1993、1998和2003年,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都出现了阶段性增长高点。
    按说,政府应该是最有信用的贷款主体。但让人忧心的
    是,我国政府贷款的质量却不容乐观,让银行机构头
    痛不已。为了争取投资项目资金,许多地方政府对银
    行施加各种影响,从外部推动了信贷扩张。政府的负
    债率也因此而居高不下,比如北京市人大财经委首
    次公布的该市各区县政府负债情况表明,截至2006
    年6月底,全市各级政府债务余额达数百亿元,负债
    率达20%以上,其中区县债务占了近七成。与高负债
    相比的是,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却并不乐观。在这种情形下,某些地方政府利用换届之机拖欠乃至赖账,给银行的贷款质量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此次银行系统将政府贷款视为第二大风险之源,确实也是无奈之举。要想熨平政府换届选举引发的投资冲动,不但要加强政府的预算管理,变“软约束”为“硬约束”,还要从根本上改革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当然,银行如何尽快摆脱地方政府“提款机”的角色,形成真正独立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也是当前金融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李长安)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