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12-26
屈原行吟图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这段话,可看作是作家与苦难的典型描述。司马迁当然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不过他自身未尝不是苦难的象征。天汉二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惹祸端身遭宫刑。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司马迁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其状之惨令人发指。然而第一流人物往往是明知悲剧也要演下去。于是他忍辱含垢,效仿古人发愤之事迹,坚强地挺了过来,终于写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从而彪炳史册。
司马迁之后李白、杜甫、王安石、苏东坡、李清照、蒲松龄、曹雪芹、赵树理、老舍、傅雷、吴晗……无一不是历经苦难。中国是这样,外国又如何呢?
笛福,年届六十为扭转人生败局开始写小说。海明威,站着写作的“硬汉”,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小说的结尾是这头受伤的“老狮子”用一把猎枪打碎了自己的脑袋。托尔斯泰,一岁丧母,九岁丧父,晚年多次想离家出走,最后终于在1910年的秋天被“临死前的狂热旋风”卷出了家门。大文豪马克·吐温早年十分热衷于经商,但上帝并没有给他经商的性格和天赋,尽管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打字机生意、办出版公司,结果还是亏损了30万美元,欠了一屁股的债,走投无路只好开始写作。美国作家杰克·伦敦1876年1月12日生于一破产农民家庭,早年当过报童、工人、水手,到过日本,后在美国各地流浪。1896年曾去加拿大北部淘金,历尽苦难终于写成《热爱生命》。1778年7月2日孤独的卢梭对他太太华舒尔说“可别伤心,你看,那天空有多透明,我就是要去那里”说完这句话后他与世长辞。卢梭一生屡遭非议、树敌颇多,但他始终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
法国自然主义作家左拉在赶写《四福音书》的最后一部——《正义》时,夜以继日的写作使他疲倦得还没来得及关严火炉门便呼呼入睡了。结果,这位杰出的作家在酣睡中被煤气夺走了生命。德国诗人海涅在临死前的几天里,仍每天伏案疾书六小时,撰写他的文学回忆录。直到临终,他还在大喊:“给我纸和笔。”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写小说《艾德温·杜鲁德之迷》时,因用脑过度而猝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一生创作勤奋,他的书桌上摆着一尊小型的拿破仑塑像,上边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为此,他每天下午六点睡觉,半夜起床,然后要一直连续工作16小时,他疾驰的笔往往要写到手指发麻、脊背酸楚、眼睛流泪,太阳穴突突剧烈跳动时才不得不停下片刻。为了保持头脑清醒,他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咖啡成了他开通思想引擎的发动机,同时也成为致他于死命的催命剂。他曾说:“我将死于三万杯咖啡。”后来他果真死于因滥用咖啡而积成的心脏病。
这一个个伟大而勇敢的灵魂以他们的苦难昭示世人:文学不是休闲、不是娱乐、甚至也不是兴趣爱好;文学不是荣誉、不是利益、不是敲门砖。文学是使命!“文死谏、武死战”,作家当以笔为旗,为民请命、匡正时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伟大的作家是在为整个人类受苦受难!文学需要寂寞与坚守,作家是苦难的产物。□史飞翔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