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负生画像
1922年2月,为了揭露军阀赵恒惕惨杀湖南早期工人领袖黄爱、庞人铨的罪行,在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途中,毛泽东停驻黄土坡中共武汉区委机关,并多次探望卧病在床的黄负生。在与黄负生交谈中,毛泽东称赞:“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蔡和森是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湖南学联机关刊物《湘江评论》的主持人之一,毛泽东将黄负生与蔡和森相提并论,可见对黄负生革命理论宣传工作的高度肯定。
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
提倡新家庭观和新教育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迷茫中醒悟的黄负生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阅读《新青年》《共产党》等进步刊物,创办了《道枢》《互助》等先进期刊,是武昌中华大学校刊《光华学报》以及武汉学联《学生周刊》的主要撰稿人。黄负生是党的一大召开前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党成立后担任武汉区委宣传委员兼党刊《武汉星期评论》的主编。黄负生反对封建思想,倡导新观念,尤其从改造社会和改造教育入手,倡导教育公平,妇女解放,提倡新的家庭观和教育观。
1916年,黄负生在《妇女杂志》发表了用改良的文言文撰写的《余意中之新家庭》,抨击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禁锢妇女自由的封建礼教,主张社会分工明确,男女平等,倡导建立“以老幼男女,分工任事,各出所得,公之于众”的有序社会。与此同时,黄负生还十分痛恨当时腐败的教育制度,主张教育改革。随后,黄负生还代表《武汉星期评论》社,致信青年读者,指出:“教育前途,黑暗万丈”,勉励青年为教育改革努力奋斗,“宁可为真理的牺牲者,不可为强力的征服者”,推动地方教育整顿和教育革新。
封建制度的批判者:
关注群众疾苦,揭露军阀本质
黄负生年幼时父亲早逝,家道中落,靠母亲针线纺织和亲友的救济得以上学读书。由于亲身经历过清苦生活,使他对豺狼当道、民穷财尽的社会状况甚为不满。他忧国忧民,体恤人民疾苦,十分关切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注重批判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尤其对封建社会的没落和强权政治的黑暗十分痛恨。
在新思想的冲击下,黄负生发表了大量揭露社会底层民众惨淡生活的文章,如1916年发表的小说《孤儿》,1921年发表的散文小说《和平之死》以及诗歌《湘鄂战争》等,通过运用不同的文体,描述了社会不同底层人群,包括孤儿、老人、鞋匠、士兵、奴隶等弱者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军阀阶级压迫剥削制度的痛恨。黄负生认为要改变社会现状,必须揭露封建军阀的虚伪面目,打破民众对军阀统治的幻想。
工人自己的宣传家:
讴歌劳工神圣,领导工人运动
无产阶级的工人运动,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途径。黄负生一方面十分关注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积极推动和领导工人运动,是武汉地区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重要启蒙者。
为了唤醒民众的觉悟,扩大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引导工人运动的发展,黄负生如实报道工人的生存现状,领导工人罢工运动的开展。五四运动爆发后,黄负生在《学生周刊》上用白话文进行宣传工作,与恽代英等人在汉口阅马场召集会议,号召工人、商人、学生开展罢工、罢市、罢课运动。1920年,黄负生着手研究汉口地区码头劳动工人的生活状况,与刘子通、陈潭秋在《新青年》合发《汉口苦力状况》一文,发出了“汉口劳动界之最苦者,莫苦于驮货一类”“彼等所受之苦痛,实人生之最难堪者”的感慨。1921年5月,汉口租界发生人力车工人罢工运动,黄负生热情接待工人代表,了解工人诉求和罢工斗争的开展,总结罢工斗争经验并如实报道工人罢工情况,推动了罢工运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领导工人运动,黄负生积极推动成立工人运动领导机关。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成立,黄负生积极参与分部工作,领导工人运动,为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正当黄负生不辞辛苦、激情昂扬地奋战在党的革命战线之际,却因拒不交出揭露中华大学政治黑暗面的文章原稿和作者信息,被强权势力威逼利诱并施以暴力,致其肺痨加重,于1922年4月7日不幸逝世。纵观黄负生革命生涯,尽管短暂,但他为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宣传以及工人、学生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兖芳芳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