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指瑕唐代诗人韦应物,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大是骚人气质,观其被收于《全唐诗》中的十卷作品,酬赠类几占十之四五,感情真率,豪人中之性情人也。德宗兴元元年(784),韦应物在滁州刺史任上,写了一首七律《寄李儋元锡》,清代的蘅塘退士慧眼识珠,亦将其收入《唐诗三百首》卷六中,诗云: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对于诗题中的李儋元锡,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有的注本和鉴赏辞书说是一个人。《唐诗鉴赏辞典》谓:“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
金性尧先生的《唐诗三百首新注》云:“李儋,武威(今属甘肃)人,曾官殿中侍御史。给事中李升期之子。韦集中屡有寄李儋诗,卷二有《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则其字为幼遐、元锡。”
傅璇琮等先生选注之《唐诗精华二百首》云:“李儋,字元锡,诗人朋友,曾官殿中待御史。”
李儋真的字元锡吗?非也。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后,本名之外,尝有字。字系表字,即据本名涵义另立之别名。如三国时诸葛亮,字孔明,孔明者,大明也,有“亮”之涵义,又如东晋陶潜,字渊明,“渊”有“潜”之涵义。回到本文,李儋(音丹)本名中“儋”字的涵义是“肩挑”,故其字“幼遐”之“遐”,乃“远”意,与本名意涵同;若以“元锡”为其字,讲不通。而元锡之“锡”,赐与也,其字为“君贶(音况)”,“贶”,赐与,加惠,与“锡”涵义同。
明乎此,则知李儋元锡,并非一人而是两人。
因本篇只讨论人名,故对诗作不予注释,但“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却有一说之必要。这两句说,自己与李、元相别已忽忽经年。上年(建中四年,即783年),应物有《赠李儋侍御》诗云:“风光山郡少,来看广陵春。”则当时应物曾以事赴广陵(地在今江苏扬州)可知。从这两句诗中所述,可见李儋是时亦在广陵。而元锡自建中四年与杨凌同时别韦应物离开滁州,不详所在,然此诗题既以李儋元锡并题,大抵元锡亦在广陵。
韦应物集中,有数首赠李儋和元锡的诗,分别寄之的如《善福寺阁对雨寄李儋幼遐》《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御史》《同元锡题琅琊寺》。同寄李元二人的诗作,除《寄李儋元锡》外,至少还有两首,一曰《与幼遐群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五言诗《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题下原注:“时二子还城。”
看,李儋并未字元锡,元锡也另是一人。李儋元锡者,皆为侍御史也。 □杨乾坤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