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官寨遗址环壕西门址航拍。
镂空人面覆盆形陶器。
斜腹小底缸。
2004年5月,在西安泾渭工业园南面路段延伸工程中,无数碎陶片(其中不乏艳丽色彩者)和大量灰土夹带在黄土中,被挖土机翻卷出来……闻讯赶到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对陶片鉴定后,认为是庙底沟时期和半坡四期文化的产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随即组织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调查,确认遗址南北宽约800米、东西长约1000米,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杨官寨遗址这座沉睡了5000多年的“巨人”终于在开发过程中逐渐露出了神秘面纱。
最早的城市雏形
古遗址的规模与体量往往是遗址重要价值的直接体现。
现任杨官寨遗址考古队队长杨利平介绍,杨官寨遗址环壕平面形状类似于规则的梯形,总周长1945米,壕沟内环绕面积达24.5万平方米,壕沟宽10-15、深3-5米,是迄今已发现庙底沟文化唯一完整的大型环壕。环壕聚落由完整封闭的壕沟、聚落西门址、中央水利系统、东区成人墓地等功能区组成,是一处经过全面规划、功能齐备的庙底沟文化聚落,首次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处庙底沟文化时期典型遗址的聚落整体布局,为庙底沟文化聚落的研究找到了一把理想的“钥匙”。
面带笑意的陶器
说到杨官寨遗址,不得不提最具代表性的陶器——镂空人面覆盆形陶器,上面有一个人面的模样,眼睛、嘴巴中空,中间有突出的鼻子,形象十分可爱,历经千年后,依旧笑意盈盈。
杨利平说:“镂空人面覆盆形陶器极具代表性,该类器物在同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遗址内还出土了十多件人面饰的陶器,用镂空、浮雕、贴塑、刻画、戳印、彩绘等方式,在陶盆、陶钵、泥饼、夹砂罐、陶环等器物上,制作成人面的形像。
庙底沟文化时期出现一些特殊器物,从出土位置、器物造型、功能设计等方面来看,显然已经不再是实用器物,可能与祭祀或者巫术有关,可能就是特权阶层在进行大型祭祀活动时使用的祭祀用器。
史前遗址出土近万件陶、石、玉、骨质文物,这些文物的制作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社会价值。
更多惊喜待发现
洁白的稻米已经变成了乌黑的、充满孔隙的碳化物,黍粒、粟粒同样变成了漆黑的碳化物。“遗址中水稻遗存的发现,反映出关中地区当时的气候条件适于水稻种植。此外,他们已经有了储存粮食的习惯。”杨利平说。
杨官寨遗址考古队领队王炜林研究员认为,聪明的杨官寨人在制作陶器时已经将预防鼠害考虑进去,较为夸张的斜腹小底缸利于防范鼠害,口大底小,陶器表面被处理得十分光滑,小底的设计原则是为了减少与地面的接触,更利于防潮。
那么,杨官寨的村民种植粮食吗?杨利平指出,从出土文物看,其用于农业耕种、收割的工具十分有限,似乎说明杨官寨史前聚落内从事农业生产较少。如此巨大规模的史前遗址如何获取实物资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或许当时已经存在资源调动和物资供应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那么其资源是如何获取的?也是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此外,杨官寨遗址个别墓葬中的随葬有块状颜料、纺线的纺轮等,都是先民智慧的结晶。“相信随着杨官寨遗址及庙底沟文化其他遗址相关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会给我们带来更多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可能。”杨利平说。□杨利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