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像。
林则徐自26岁中进士入仕为官,直到66岁去世,为官整整40年,历官十四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中,他与陕西颇有渊源,曾对他仕途产生重大影响的王鼎、梁星源、田溥等人皆是陕西人,而他本人一生中也先后三次来陕,其间留下了许多故事。
三次赴陕经历
林则徐和陕西的渊源,离不开蒲城县的王鼎,这是第一位关系到他一生功绩的陕西人。王鼎是嘉庆年间的状元,后为嘉庆和道光皇帝的老师,历任工、吏、户、礼、刑五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道光年间任军机大臣。当时26岁的林则徐会试,中二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被派去学习满语,和王鼎相识,成了王鼎的学生。
林则徐第一次到陕西,是道光七年闰五月初(1827年6月26日),抵西安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林则徐遂留陕暂理原职。他曾下令修葺年久失修的西安城墙,改建城壁,为保护西安文物留下佳话。
八月初,陕南大雨连绵多日,嘉陵江、八渡河、玉带河三水汹涌,淹没了位于嘉陵江上游的略阳县城。时为略阳知县的金在绅呈请布政使,移建县城于原城东三里文家坪。林则徐闻报即前赴略阳勘察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加给一月口粮”;参与勘查移建县城,上报朝廷,予以拨款。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十六日始建,至九月二十九日竣工,耗银近五万两。今老城东门城楼上,仍有“古兴州”三个大字。
在救灾中,林则徐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的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河流治理,林则徐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高粱秸堆进行检查,还查看沿河地势、水流状况。他所到之处,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的农耕用具。他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这些农耕思想,对振兴陕西农业,多有裨益。不久,林则徐闻父卒讣讯,南归奔丧。这次在陕任职,林则徐上任虽然只有半年时间,却认识了岐山县的梁星源,这是第二位关系他一生功绩的陕西人。
林则徐第二次到陕西是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上旬,赴伊犁途经西安,由于治理黄河水患,“河上积劳,感受时温,顿成疟疾”,到西安后即卧床不起。“呈请病假,就地赁房侨居”,暂留西安调治,治病三个月;直至七月,病愈后,留妻郑夫人和子女住西安,托陕西巡抚李星沅等人照顾。同年七月初六,林则徐自西安出发赴伊犁,告别家人时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二首。
林则徐一行三人,过咸阳、礼泉、永寿、长武等地到甘肃泾川,继而西进兰州、过嘉峪关,入新疆境内,走了四个月,十一月初十日到伊犁后,林则徐才得悉他的恩师王鼎因他而向朝廷苦谏无效,在京尸谏身亡。得知恩师的惨烈结局,林则徐悲愤难抑,含泪写下了挽诗、挽联。
三年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九月,林则徐被清廷以“查勘开垦,著有劳绩”为由,结束戍边经历,召回京城。当年初冬时节,朝廷正式起用林则徐。十一月初四,清廷命布彦泰为陕甘总督,未到任前,令林则徐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这就是林则徐第三次到陕西。
稳定农业发展,关心国防建设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则徐被授陕西巡抚后,他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触目惊心:鸦片战争期间,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之后,把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原来上缴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百姓生活艰难异常。
林则徐上任前二三个月,关中久旱无雨,发生大灾,四十州县收成只有六成,十三州县收成不足六成,二十二州县收成连五成都达不到。西安、同州、凤翔、乾州等地旱灾肆虐,造成“二麦多未播种,即其已种出土者,亦因久不得雪,未能稳固盘根,来年生计所关,难免人心惶恐”。
林则徐看到这情景,立即采取一系列赈灾措施:平抑粮市,改变粮仓出借的旧章为平粜,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压低市场粮价,使贫民得到“实济”;倡捐劝济,劝令“有力之户量出钱米,各济各村”,即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官暂收养,对于“极穷之民,以及老幼废疾,即使减价平粜,彼亦无力买食”者,暂由官府收养,避免饿殍在途,仅西安省城一处,就收养三四千人;缓征钱粮,林则徐向清廷连续上呈《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这一主张,得到陕西督粮道张集馨的支持和贯彻,使灾情得以缓解;保护耕牛,由于干旱,“民不能耕,争杀牛以食”的现象严重,这会造成“来岁又饥”的危险,林则徐决定采取“官为收牛,偿其值;劝富民质牛,予以息”,即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水利,林则徐请张集馨详考典籍《关中胜迹图》,以确保农业生产发展。林则徐的这一系列举措,减轻了灾害带给人民的困苦和灾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十一月,林则徐任陕甘总督时,曾写信给友人姜玉溪,向他了解造船铸炮之事,信中说:“……前次足下委赴江南监造战船,未识如何造法,并曾否经手铸炮?所铸是否即照洋中铜炮?每位斤重若干?费用几许?口门多大?能放多远?并祈详悉开载,以广见闻,是为至幸。”这反映出林则徐对铸炮、造船技术研究了解地十分认真仔细,说明他对国防建设的关心和重视。
在陕西留下丰富文化遗存
由于民族英雄的光环过于耀眼,人们往往忘记了林则徐还是清代顶尖的书法家和著名诗人。他28岁即以书法闻名于世,上门求字者络绎不绝,其楷书堪称清朝第一。他的楷书《佛说无量寿经》骨力劲健,姿态饱满,至今仍保存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林则徐在陕西写有许多诗歌、序言和书法作品,曾写有《过紫栢山留侯庙》《定军山谒武侯墓》《武侯庙观琴》《秋怀》等诗。这些诗高度评价了张良、诸葛亮、文天祥等人的忠贞爱国、足智多谋和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林则徐为朱彬的《礼记训纂》写序,序中阐述了朱彬的学术渊源。同年十月,林则徐主持陕西武闱,并作《道光丙午科陕西武乡试录序》,反映他对选拔军旅人才的重视。
林则徐对书法也很有研究。道光七年(1827年)十月初,他在西安藩署写《跋沈毅斋墨迹》,显示了对书法的认知,他主张学习书法应从唐帖入手:“或谓学唐书者,专从事于间架分布之间,魏晋风流去之弥远,能真而不能草,宜碑版而不宜翰札,此言诚然。然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锺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
林则徐在陕西任职期间,留有大量墨宝,仅陕西蒲城林则徐纪念馆,就收集到林则徐书写的匾额九块,其中“味兰书屋”“观察第”“慈惠徽音”“兄弟叔侄科甲”五块匾额,尚保存完好。特别是“味兰书屋”匾额,这块匾额长168厘米、宽72厘米,黑底金字,上有竖行林则徐撰写的跋文,其书法艺术居诸匾之首。
除了匾额,还存有新发现的林则徐题写给王益谦的行书扇面,笔法苍劲有力,为林则徐书法中的珍品。其内容是林则徐借陆游诗文,表抒自己的心迹,也借陆游与朱熹的真挚情谊,比喻自己和王益谦的亲密往来。王益谦为陕西蒲城人,曾在福建为官六年,当过知县,两人为挚友。
蒲城当地修建“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官至一品,曾先后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在宦海生涯中,有许多贪污纳贿的机会,但他带头严格守法,清明廉洁。他的家产价值白银三万余两,比起入仕前确有增加,但这在当时的封疆大吏中,尚不足以富足。他嘱咐儿子:“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后来有人称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榜样,这是当之无愧的。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林则徐被任命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顶戴花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道光三十年(1950年)九月,林则徐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平定农民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林则徐逝世后,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制作蜡像,以表敬意。当年的虎门销烟处,也立有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并竖立起“林则徐纪念碑”。
陕西蒲城县也有一座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的林则徐纪念馆,又称“王家大院”,完整保存了林则徐三次来陕的寓所。该馆在当年林则徐任陕西巡抚不久,赴蒲城怀念他的恩师、军机大臣王鼎时下榻的王鼎族弟王仲山的家宅基础上筹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庄严肃穆。院落里青砖墁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宜人。各色木雕、砖雕、石雕,手法娴熟,生动逼真。 □吴树民
蒲城林则徐纪念馆。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