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幕布、一张皮影,方寸戏台、几段故事,在光与影之间摇曳出百态人生,让人回味无穷,这就是陕西皮影戏。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便看着这位宫女的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后人作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影源于光,光在影前,可谓光彩。但是皮影戏真正的鼎盛期是在唐代,它的造型优美,戏影灵动,艺术浮绘,让人不禁拍手叫绝。之后,陕西皮影戏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传承,再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
皮影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雕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等八个步骤。其中,第五步雕刻,颇有讲究。一般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一般制成的皮影高的有55厘米,低的也有10厘米左右。再就是最后一步,缀结完成也要十分小心,为了让皮影光影灵活,一个完整的皮影从人物的头、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到形态,每一步都要细致缀结,不能出差错。
皮影的形状和大小也各异,有人物形态、动物形态、器物形态等多种形式。皮影戏表演的背景音乐通常由琴、鼓、笛等乐器组成,通过表演者的手部动作和声音配合,才能完成这种独特且有魅力的文化表演。
陕西皮影戏既保留了民间说书的痕迹,又融入了关中地区戏曲的精髓。皮影造型质朴单纯,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真正做到了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等各个部位,常饰有不同图案花纹,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
皮影戏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表演故事情节,传递人类智慧、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皮影戏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导致皮影戏的观众群体逐渐减少。同时,现代科技发展也对皮影戏的传播和传承也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不可忽视。
陕西皮影戏源远流长,是极具标识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富有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历史的活态见证。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戏,让这一文化瑰宝继续发扬光大。□吴璐
薛宏权皮影作品。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