湑水河今貌。
《城固县志·历史遗迹》记述:“韩信台,位于汉王城西,今城关镇莲花办事处四合井村和县氮肥厂之间。据《水经注》:湑水‘又东南经大成固北,城乘高势,北临湑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大成固即汉王城。‘水北’的‘北’为‘西’之误,应为‘水西’。唐代岑参《赴嘉州过城固寻永安超禅师房》诗句‘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明嘉靖《汉中府志》、嘉靖《城固县志》均记‘韩信台,今城‘东五里,汉将韩信所筑’。”
笔者多次到湑水之滨的韩信台查勘,韩信台遗址确实是在今湑水以西,然而研究从宝山南流至汉王城再入汉江这段湑水河流的地理变迁历史,得出的结论却是志书编审对1500年前《水经注》原文的更正是错误的。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千百年之后的韩信台因湑水河床移动变化,时过境迁,已不可同日而语。而郦道元“水北有韩信台”的记述为当时客观现状,是正确的。
1500年前从宝山至汉王城再入汉江的湑水河道轨迹应该是这样的:湑水从宝山南流至今莲花池村石头渠(莲花池村五组),然后转向东流,顺汉王城北流过,再绕其东,南入汉江。这有如下证据支持:一是《水经注》的记述:“又东南经大成固北,城乘高势,北临湑水,水北有韩信台……湑水东回南转,又经其城东,而南入汉水”。莲花池村有湑水河南北古河道遗址。
2017年春天,笔者负责编撰城东二里的莲花池村村志时,退休回村养老的职工朱社明撰写提供的村志地理资料写道:“莲花池村,地理位置处于湑水古河道上,河流从宝山南流至石头渠被横断阻拦,水势掉头转向东流,经汉王城北侧流入今湑水河。中间淤积泥沙形成了陆地,故而建村”。
古河道的说法,得到了村上年逾八旬,一生教书育人,时任莲花池村监委会主任蔡全升先生的肯定,他还补充说,群众抬田修地时,曾在村境内南北走向的丘谷里,挖出大量河砂与河卵石,表明这里曾是河道。村里有一古莲花池,明代嘉靖年间所建,池边原有几通清初的石碑。村里耄耋老人回忆,一通清康熙《重修莲花池碑记》有“莲花池,开挖于前朝,移丘谷累卵石而成”的记载。莲花池南约1千米就是阻湑水南流折而向东而去的石头渠。
其次,史书记载和出土实物,证明从宝山南至汉王城再入汉江这段湑水河床,唐宋明清时期发生从西向东或由东向西移动的事实。北魏时,《水经注》记述汉王城与湑水河的相对位置是“城乘高势,北临湑水”“湑水东回南转,又经其城东,而南入汉水”的态势。
到了唐宋时期,湑水河床从西向东移动了十六里,到了今洋县湑水镇政府驻地西边。诗人岺参所吟的“韩信台西日欲斜”,说明唐代时,韩信台确实在湑水以西,但不能由此推定北魏时也在湑水以西的结论。
从明代末湑水河床又开始由东向西移动,来到今湑水河道位置。康熙年所修《城固县志》记载明末举人张凤翮:“开城东之新堰”。新堰堰头遗址就在今湑水河西岸廉家庄村与莲花池村交界处。而另外的出土实物证据是石碑古树。
2018年6月,莲花池村一村民在村东湑水河边取砂石时,挖出深埋于河床下一通刻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的《蔡府君之墓》石碑,还有一棵树龄达百年尚存树根躯干的柏树。碑主叫蔡宗颜,是今莲花池村蔡姓先祖,清雍正年间任城固县衙农官。墓碑和柏树证明,从清乾隆二年(1737年)上溯至明崇祯十年(1637年)的一百年间,这里曾是坟地,以西为村居。
湑水河源于秦岭腹地,曲折蜿蜒,吞溪会涧,山行三百余里,出升仙口入平川。南流遇斗山转向东流,再遇宝山折向南流,过汉王城入汉江。当湑水从宝山南流至石头渠被横断阻流而调头向东,沿汉王城北侧流过,最后流入汉江时,韩信台恰好在湑水河以北位置。
明末湑水河又由东向西移动至今湑水河道处,则湑水从宝山南下,直接流过汉王城东入汉江时,韩信台此时变成在湑水河以西的位置了。□刘乐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