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西晋·陈寿)记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邑(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祖父张陵见多识广,精通《道德经》,年轻时辞官隐居蜀中鹤鸣山,在修炼长生术的过程中顺应当地百姓宗教信仰,融合鬼神巫道,创立五斗米道,自封天师。张陵病逝,其子张衡继承掌门之位,继续在蜀地民间传道,他身故之后,接力棒传给了张鲁。
张鲁的母亲城府很深,她十分清楚,丈夫的“五斗米”道派毕竟是一个民间组织,如果没有官府的保护和支持,被取缔或者封杀只是分分钟的事儿,所以,她竭尽全力取悦刘焉要为儿子张鲁谋得一官半职。刘焉倒也豪爽,大手一挥提拔张鲁为督义司马。自此,张鲁人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混乱时代。张鲁不甘心屈居人下,与张修联手攻下汉中之时,找了一个茬子做掉张修独掌兵权,据汉中为己有。刘璋没有老爹刘焉的好脾气,大骂张鲁是个“白眼狼”,并亲手砍死他的母亲和一众亲属。自此,张鲁彻底与刘璋集团决裂。
张鲁无心于天下,只想偏安一隅,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十分清楚自己根基不稳,地位不固,而且兵微将寡,粮草短缺,若不抓紧招兵买马,整军经武,汉中这个进川、入秦要塞随时都有可能被强敌吞并。于是,他自称“师君”干起老本行,假借鬼神之道来发展教徒,扩充兵员。他按照下线发展教徒的多少分别任命为“祭酒”或者“大祭酒”,并授予他们锻造兵器、训练兵士、提拔下属和代替官吏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以及设立“义舍”救助饥困的责任。
那些大大小小的“祭酒”们遵照张鲁的命令,在各自属地的交通干道边搭建起数量不等、样式区别于民居的茅舍,里面放置些米面、肉类供周边或者过往的饥民取食,每隔十天半月补给一次。当然,为防止食物失窃、游手好闲者白吃、贪心者多食,每个舍里都贴有警示布告,大概意思是说,舍内的米和肉只供给没有劳动能力且无食果腹或者避祸流亡的百姓,其他人等禁止食用。凡是心生歹念偷盗的、自私贪婪无度的、好逸恶劳占便宜的,必遭老天谴责,鬼神降祸。正是因为百姓受够了豪强盘剥之痛、战乱兵祸之苦,更害怕神怒鬼怨,无端地降灾降病使他们雪上加霜,遭受更大的磨难,所以,出入“义舍”的百姓都听从警告、遵守规矩按需取用。
对于犯法乱纪者,张鲁一直遵循“事不过三”民俗,前三次饶恕免责,但要记录在案,第四次则要依照教规惩处。或许是张鲁重人治而轻法治,所以,量刑追责较为松软,大多避重就轻。当地百姓、广大教徒以及流亡到汉中的难民都乐意接受张鲁政教合一的管理制度,竞相入教,因此,他的权位日渐稳固,势力逐渐壮大。东汉朝廷无暇也无力征讨张鲁,就顺水推舟任命他为镇民中郎将,领衔汉宁太守。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张鲁从一个百姓手中得到一块硕大的玉印,自以为这是老天赐福于他,暗示他称王。身边的谋士和手下的头头脑脑都说是吉兆,便一致行动,联名上书尊奉他为汉宁王。功曹(助理)阎圃不识趣儿,偏偏与众人唱反调,劝阻张鲁。张鲁觉得阎圃的话句句在理,便打消了称王的念头,安安心心地当他的太守和教主。史实证明,张鲁的这一抉择利己也利民,既保全了他的权位和实力,又避免了汉中遭受战火,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稳定局势长达三十年。
公元215年,曹操亲率精兵强将攻打汉中,张鲁雄踞汉川当老大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曹操自散关出武都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阳平关,张鲁自知不是对手,不敢与曹军硬杠,打算举白旗交印投降,但他的弟弟张卫坚决反对,并拍胸脯说一定要生擒曹操献给哥哥。张鲁迫不得已,抱着侥幸的心态同意弟弟领兵据守阳平关。结果毫无悬念,张卫大败,灰头土脸地逃了回来。
张鲁见大势已去,就想只身前往曹营负荆请罪,这时,阎圃拦住他劝说:“主公现在去拜见,不但得不到曹公的重用,而且会被轻看甚至低看。为今之计,我们先退守巴中,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再向曹公献礼称臣,这样的话,您既能得到赏识,也能维护体面。”张鲁听从依计行事。
离开汉中前,张鲁的部属建议将仓库里的粮食以及贵重财物全部运走,或者彻底焚毁,张鲁却不同意,并严令军需官仔细登记,妥善封存。随从不解,询问其中缘由,张鲁解释说:“我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意思,其一,既然要投靠曹公,就须得有诚意。我想曹公看到这一切,一定能懂我用心。其二,曹公一路征战至此,军需肯定不济,如果得不到补充,必然会纵兵抢掠,那样的话,遭殃的定然是我城中的百姓。”
果不其然,老江湖曹操进驻南郑打开仓库,看见里面的物资摆放整齐,保存完好,而且账目清楚,瞬间明白了张鲁的用意,便笑着对左右侍卫说:“公祺明智、仁义,我不会辜负他的心意。”随后,曹操派亲信带上书札和慰问品轻车简从前往巴中招抚张鲁。张鲁借梯下楼,率众归附曹操。而曹操也没有食言,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后来又加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万户,直到终老。
陈寿从护佑百姓平安和顺势归附曹操两个方面,给张鲁了一个含有褒奖味道的评价:张鲁一改强盗行径,名列于功臣,为国赴难,保全了宗祀,得以善终。□高晓亮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