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彬州龙高的泾水河畔,有一座矗立的山丘,这座山丘下埋葬着古豳国的创始人公刘,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人祖爷”,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祭拜。
据《史记》载,公刘为周先祖后稷弃的曾孙,不窋的孙子,鞠陶的儿子,周文王姬昌的祖先。《史记·刘敬传》载:“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由此推断,公刘大约生活在夏商之间,公元前1600年前后。
夏时,周人先祖弃担任后稷农官的职务,随着夏朝由盛而衰,弃之子不窋被罢免其官,自此“奔戎狄之间”,也开启了周先祖的迁徙之路,而每一次迁徙都带来了周族命运的根本改变,周族人因此走向强大。据考证,周族一共十余次迁徙,著名的有五次,一迁于豳,二迁于岐,三迁于丰,四迁于镐,五迁于洛,其中公刘迁豳、古公亶父由豳迁岐两次在《诗经·大雅·公刘》和《诗经·大雅·绵》中有明确记载。
据《毛传》载:“公刘居于邰,而遭夏人乱,迫逐公刘。公刘乃辟中国之难,遂平西戎,而迁其民邑于豳焉。”《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公刘避夏桀于戎狄,变易风俗,民化其政。”《史记·匈奴列传》亦云:“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根据这些史料推断,公刘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桀(夏人乱),复修后稷之业。然而他为什么要迁到豳地呢?据史料推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豳地是适合狩猎耕种之地。《公刘》第二章载:“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豳地草木繁茂,适合采摘狩猎;肥沃的土地和水资源,适合农业生产,可以为本族人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其二,豳地是适合建设城郭之地。《公刘》第三章载:“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豳地有“百泉”,水源充足;有“溥原”和“南冈”,可以建“庐旅”,既能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也能实现军事战略需要。
公刘迁豳,不是一代一次完成,而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据《史记》记载,公刘带领周族人顺着漆水、沮水,渡过渭水而定居于豳地而建宫室。迁徙前,他“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储备了充足的粮食等生活物资;“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带着弓箭、盾牌等武器启行。迁徙中,他边迁徙、边观察、边寻找,带领族人“陟则在巘,复降在原”,忽登山岗观测山丘日影,忽下平原勘测水源水向,努力寻找着“度其隰原,彻田为粮”之地。在越过平原、跨过山岗经历无数艰难曲折后,终于行至水源丰富、原野广阔,众所宜居、可造都邑的豳地。
迁到幽地后,公刘带领族人“于豳斯馆”“于时处处,于时庐旅”建造房屋瓦舍,“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养殖动物促进生产,“其军三单”严格军事规划,“彻田为粮”“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建立了豳国。《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其德。”此外,通过甘肃宁县庙嘴坪遗址、陕西长武碾子坡文化遗址、彬州断泾遗址、旬邑孙家遗址和西头遗址等遗迹中出土的陶器、铜器、骨器、石器等物品,有力印证了豳地曾存在夏商时期的灿烂文明。此后,公刘传位于儿子庆节,经皇仆、差弗、毁瑜、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传至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因避戎狄之扰,率族人迁于岐山周原,始称周。
公刘开创豳国、造福人民的精神,已深深刻印在华夏民族的血液中,百姓为其修邑建庙,将其作为农神来祭祀拜谒,缅怀这位华夏农耕文化的开拓者。如今,我们拜谒公刘、缅怀公刘、纪念公刘,就是要通过追寻公刘的脚印寻找中华文明的长存之道,体悟“教民稼穑”的历史意义,将中华农耕文明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池海朋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