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县城因故被迁往另一个地方,在那里历经北魏中后期、隋、唐,存续了四百多年的时间,昔日城池的繁华,人事的兴衰,都随风吹雨打而去。可是它的历史痕迹不会消失,遗存上静卧的残砖破碑,出土的金币石雕,依稀留有历史的印记,史籍碑文里记载着不灭的故事。这就是位于今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西原村以北,庆山以南,史称壻乡川的县治“小城固”故地。
县城因何迁离汉王城
汉王城是秦汉三国两晋时期的城固县治所在地,北魏正始二年(505)因故迁离他处。1994年6月,城固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编写的《张骞故里城固县》一书说“北魏正始年间,在本县东部设置了龙亭县,县辖区缩小了,故而把县城移到了这里(壻乡川)”。《洋县县志》大事记载:“北魏正始二年(505),分城固县东部置龙亭县”。但是这个让城固县城迁离汉王城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龙亭县治龙亭镇距城固县治汉王城八十多公里,不会直接造成县治被迫北迁到壻乡川(今原公镇西原村一带),应该是另有原因的。据成书于北魏正始年之后的《水经注》载:“湑水又东迳小城固南,州治大城固,移县北,故曰小城固。”大城固即汉王城。那么这个“州治大城固”的州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魏正始二年(505),北魏政权分梁州(治南郑县)东,在城固县和西城县之间设置了东梁州,州治放在了汉王城。《魏书·地形志》载:“东梁州,领郡3,县4。户1222”。因东梁“州治大城固”的缘故,才造成在汉王城的县治,不得不让位给州治,迁移到壻川乡,“移县北,故曰小城固”。
县治为何再次迁址
壻乡川,今城固县北庆山以南至斗山以北之间的湑水河两岸阶地一带区域。北宋《太平环宇记》引《周地图记》载:“后魏宣武帝正始年间,移县居壻乡川。”同书又云:“斗山在县南五里。”选择把县治北移壻乡川的因素《张骞故里城固县》一书分析得比较正确:“由此看出古时壻乡川,即现在庆山以南、斗山以北的湑水河两旁阶地,也即西原村或稍北一带地方。县城为何迁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水土资源好,日渐繁荣富裕。西面有王莽执政时期开凿的唐公湃(后发展为五门堰),可灌溉湑水河西阶地;东有汉代开凿的百丈堰、张良渠,可灌溉湑水河东边的阶地。灌溉便利,物产丰富,人口集中,集市繁荣。”加之原公又是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之地,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北宋初县治又从壻乡川迁至今城固县城的原因,1994年出版的《城固县志》指出是:“唐天宝之乱及其以后,维持唐王朝的经济力量,主要靠江淮财富(包括米粮)。江淮财富到湖北后,水运溯汉江西上,抵洋州、城固、汉中,陆路转运关中。汉江航运开发,北岸的洋县、城固、汉中一带,遂成为货物集散运输线。再者,宋与西夏‘茶马互市’,神宗熙宁八年(1075)在城固县设茶场,开通城固县西北陆运。城固县江北一线经济随之繁荣,故‘宋崇宁二年(1103),县尉柴炳移建今城’”,就是现在的城固县城。
“小城固”县城规模有多大
魏晋之后县城规制,仍承秦汉之制。城固县北魏时人口不足三万,只能算中小规模的县,而汉代规定中小规模的县城,城址长宽各500米至600米,城墙之外15米为护城壕,县城总面积30万平方米。湑水以东,西原公村以北,庆山以南平川区域,正好可容纳该规模的县城建设。
壻乡川县城存在的四百多年间,亦带来周边相应人事活动的进行。造像之风始于北魏初,盛行于北魏至唐代中叶。于是就出现了县城东北的青龙寺,该寺创建于北魏初年。今遗寺内佛龛里的两尊石造像,造像时间分别为北魏献文帝天安二年(467)、北齐后主高纬武平元年(570)。民国27年,西北联大考古系教授何乐夫在《陕南考古记》中讲:“在青龙寺者,有石造像二。又有古刻青龙寺图碑一。”青龙寺历隋代至唐初被毁,又在今原公镇政府创建了唐慈恩寺,今存大殿三间。原公地区出土的大量北魏熙平元宝,隋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钱币,证明县城存续期间,该地区商贸经济十分繁荣。唐集、马道等唐时贸易集市,出行官道名称至今沿用。原公村人,清同治七年进士,官任广东从化知县的史永端,吟诗《西原颂》赞美这块县治故地,诗云:
西原旷宇自天开,百代人文起凤鸾。
北枕庆峰如虎踞,南朝斗山似龙盘。
宝山回锁乐城固,湑水绕流玉带环。
烟火万家相聚处,期敦礼让乐盘桓。□刘乐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