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雷公庙会的历史变迁
2024-07-30 13:11:4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雷公戏楼。

  雷祥,黄帝时代名医,精通医术。为了让雷祥专攻医术,黄帝封其为“处方”。《路史·疏仡纪·黄帝》中记载:“(帝)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空息脉,谨候其时,则可万全。”《帝王世纪》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黄帝命雷公、岐伯论经脉旁通,问难八十为难经,教制九针,著内外术经十八卷。”其内容被载入《素问》《灵枢》两书之中。但后来,雷祥又潜心制陶,研制药汤的炮制、煎煮、储藏、传递所需之器,成为我国陶器的创始人和能医善陶、居功至伟的圣人。因为雷祥在制陶造碗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他去世后,乡民尊称其为“亚父雷公”,在白水县大雷公村雷公故地为其修建了宏伟的庙宇,并定期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雷公庙早期的祭祀活动,主要在庙内举行。由管庙和尚烧香,主持日常拜圣事宜。庙内和尚二三人,庙对面置有耕地十五亩,作为管庙和尚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如遇有大型祭祀活动,则由大雷公和小雷公两个村组成的“香火会”主持。一般情况下,则由大雷公、小雷公、洼卓和扶蒙四个村轮流举办活动。但最初举办庙会的时间及规模,目前已无资料可考。

  至道光年间,白水及邻近县市的陶瓷业已相当兴盛,祭祀雷公的活动范围亦随之扩大。当时,乡民及各地窑主筹款集资,在大雷公村东南角增修了雷公戏台,戏台对面又修建了雷祥行宫(亦称雷公亭)。随即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廿二(传说这一天为雷祥出生日),十月廿二(又传,这一天为雷公离世之日),定名为雷公庙会日(其中,以十月廿二的庙会最为隆重和气派)。自此,祭祀活动也由庙内转向戏台周围举办。

  那时候,庙会活动的组织非常周密,一般由大雷村各社的“官人”(指地方上担任行政职务的人)和“香约”(香火会的执事)轮流主持。每逢庙会,官人和香约便提前筹划庙会议程,并商议请哪家乐户,请哪个戏班,并筹算费用的多少等事宜。总之,涉及庙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要统筹策划,做出扎实有效的翔实安排。尤其在每次祭祀前,主持者必定派人将庙宇、戏台及其周围洒扫干净,仔细布置。通常情况下,要于亭檐前面悬挂长条横幅,上书“亚父雷公,造器先贤”字样。香、表、烛、灯,一应物品摆放齐全。同时,亭下两边设立御架,排插蟠龙御棍(执事棍)。经过“官人”和“香约”一番紧锣密鼓张罗之后,祭戏还未开演,而庙宇内外,行宫上下,常常已是香火缭绕,香客络绎不绝。

  到了二十二日这天,人们早早吃完饭,主事官人和香约即率领大雷公村四社里那些有名望的贤达,率先到庙中烧香吊表,祭拜一番之后,再将雷公神灵请到戏台对面行宫内落座享祭。人们祈愿雷公能对台观戏,与民同乐。那时,行宫内木阁中,塑有雷公泥胎坐像。从庙宇到行宫的迎请仪式总是非常隆重:先是三眼枪鸣放开路,接着锣鼓震天,五彩旗两边排列,金瓜银斧前呼后拥,乐户吹吹打打。乡民更是鸣放鞭炮,夹道拜迎圣像,气氛十分热烈。人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亚父雷公”最虔诚的祭拜和怀念。

  到了晚上,依旧先是鸣放三眼枪催台,戏班随之击鼓开戏。开场一般先是安神戏。然后,才出演本戏。最后,才加演一些折子戏。关于这一点,民间有顺口溜为证:“一本三折,先打后接(即一般先由武打戏开场哄台,再由文戏唱演接台)。”戏曲一直唱到鸡叫时分才结束。第二天一早,戏曲表演接续,一直唱到天黑,晚上又接着唱……每次庙会,都要唱个“两日三半夜(民谚)”方休。村民中有年长者,至今还记得有这样的台词:“此庙盖得甚风流,周公踏穴鲁班修。造器先贤数雷公,御盗捕蝗功千秋。”这段台词以最简要的词句将雷公的万世功绩涵盖其中,也以言简意赅的干练语言表达了人们对造器雷公无比崇敬的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庙会期间,邻近乡民纷纷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其目的一为祭神,二为会见亲友,三为进行盛大的商贸活动。祭祀时,老人妇女们都要到戏台南边的千佛洞内(洞内曾有精制泥塑佛像46尊,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之后损毁)烧香拜佛,虔诚祭祀一番。各地商贾更是云集于此,因为庙会开辟有陶瓷交易的固定场所。各窑主纷纷将自家窑厂生产的各种货物一一摆列出来,就见大缸小盆,高低陶品,多色瓷碗各具特色。每每这种时候,陶瓷交易场上货物琳琅满目,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庙会一时盛况空前。其中,华阴、华县(今华州区)的竹器,洛川、黄龙的皮货,还有大荔红枣都是庙会上常见的物资。这些货商,风尘仆仆地远道而来,将各种商品带至庙会,既富足了庙会上的物品种类,又加速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资交流和营销,也促进了商业的互动和文明的传递。

  庙会上,祭祀雷公最为虔诚的,要数邻近的陶瓷窑主们。周围各地的碗窑、瓮窑、砂锅窑、砖瓦窑等窑主,每逢庙会,必定踊跃前往。他们除了带着充足的香火钱交给组织庙会的执事香火会,祈求陶祖雷公保佑自己的窑业兴旺平安外,还要带上自己窑上的各种产品与同行交流沟通并参加售卖活动。

  当时,就白水境内而言,县西河附近出产的瓷器最为有名。除此之外,位于县城东南方的南乾村出产的砂锅尤负盛名。而邻近各县前来参加庙会祭祀的瓷窑主,其陶业最为兴旺的当属澄城县的“谋刘家”(其姓氏不详)。窑主“谋刘”有碗窑十多处,因经营有方,成为澄城县富甲一方的大富豪。仅剧社他就供养着两班。每次庙会,“谋刘”都要供给雷公香火会数量可观的香火钱,并常派他的戏班到庙会演唱。据还健在的高龄老人回忆:20世纪初年的一次庙会上,由于天旱歉收、费用难筹,主持庙会的官人和香约经过商议,决定不再请戏班,只想小祭一番,以表达敬意。澄城县窑主“谋刘”听说后,即刻将他的戏班派来,免费为庙会演唱助兴。不光如此,他还亲自来到雷公庙前,在庙中祭祀上香,以表虔诚之意。那次庙会,仅他一个人所上的香火钱,应对那次庙会的开支还绰绰有余。

  可惜的是,这么盛况空前的雷公庙,却屡遭损毁。1943年,抗日战争最为艰巨的时期,为阻击日寇西渡黄河,国民政府下令拆除雷公庙献殿,将所拆木料全部运往黄河岸边构筑工事,以抵御日军的进攻。从这一点来说,雷公庙当年为抗击日寇入侵陕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最近一次的拆除,则是2001年,与戏楼同时创建的“亚父行宫”,因“危房”被拆除。其间,雷公庙会也一度停办。

  2002年,大雷公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在戏楼东南侧新建了“亚父行宫”,并重塑了雷公像,修补了雷公戏楼,重筑了庙院围墙,修整了雷公庙,还重建了仿古山门,在村中央竖起青石雕刻的雷公立身像一尊。大雷公村离退休干部刘兴润、刘德才、刘纪邦、刘旭红、曹建章等人组成了“抢救雷公文物五人小组”,对雷公文物展开多方位修复工作。经过修复和重建,工程竣工之后,雷公庙宇又重现昔日之辉煌气象。不仅如此,雷公村还正式规定每年农历六月廿二(选择这一天,是因为此时农活已不再繁多,人们相对较为闲暇)为雷公庙会日。

  2009年,“医陶始祖与雷公庙会”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们在崇敬雷公,祭拜雷公的同时,更在以实际行动学习并践行雷公造福百姓的吃苦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创造精神。至此,雷公、雷公庙会以及雷公文化,必将以更深厚、更久远、更富内涵的文化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会玲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