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历史上的汉中八景
2024-08-06 10:22:11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汉中八景”分布在汉台和南郑两区境内。这些风景名胜,有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有的是著名的历史遗迹、有的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

天台夜雨

天台山位于汉中城北,地理名著《舆地纪胜》记载:“天台山,在南郑县北四十里,山顶平坦如台,兴元坐其岗脉,故云。山谷石皆坚润,有金星可作砚,间有砚材,俗号石碑谷,谷中泉流可溉。”天台山因其高耸巍峨,易积云雾,气候多变,忽晴忽雨,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每当夜里温度下降,云雾凝结成雨,因而前人把此自然现象渲染为“天台夜雨”。

汉山樵歌

汉山在汉江南岸偏西方向,汉山附近的农民,每于农闲时便成群结队上山打柴,一面辛勤劳动,一面高声唱歌,一唱一和,一问一答,叫作“对山歌”。汉山的秀丽风光和樵夫的嘹亮歌声,回荡山谷,随风飘逸可达数里,这就是列为汉中八景之一的“汉山樵歌”。据考证,汉山樵歌起源于先秦,“文在雅俗之间,而音节自然天籁也”。汉山樵歌植根于民间,流传于劳动民众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龙江晓渡

褒河下游,古名黑龙江。褒水从龙江铺与长寨街之间横穿而过,南流约五华里,在柏乡街与汉水汇合。龙江铺与长寨街之间的褒河古渡,又名龙江渡。渡口两岸,泥沙淤积,形成大片沙洲。芦苇遍布,杂树丛生。每值破晓,天边朝霞辉映,江上薄雾弥蒙,满载行人的渡船荡漾在粼粼细浪的江面上,与晨光照射下的景物互相映衬,组成一幅“龙江晓渡”的美丽画图。

梁山石燕

梁山距汉中城西约15千米,系海底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形成的山峰,岩层结构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地壳变化的情况,为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标本。远在3000万年前的古生代,汉中还处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因而,这类化石,在海底沉积岩形成的梁山上经常出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中,有“风欲起而商羊(鸟名)舞,天将雨而石燕飞”的描述。“梁山石燕”成为汉中特有的珍奇异物,被列入汉中八景。

月台苍玉

月台,指汉中府署的大堂、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苍玉,是一块用硕大碧玉雕刻而成的如鼓、如础、如容器的古雕艺术品,较早记载此物的是清初学者王渔洋。康熙十一年(1672),他奉命赴四川典试,路过汉中,在府署见到此物,遂记录于所著《分甘余话》之中。书中说:“汉中府治月台东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图八尺,间作四兽,面有剖露痕,审视之,真碧玉也。制似,相传楚汉间物。”之后嘉庆《汉南续修郡志》、民国《续修南郑县志》也均做了如此记载,故被清人列入汉中八景。

东塔西影

东塔在汉中城外东关净明寺内,是一座十一级的方形砖塔,大约建于唐代早期。城内东南隅的东湖,相传为刘邦驻军汉中时的饮马处,故又名饮马池。东塔与东湖之间,相距约500米。“东塔西影”即指东塔塔影投入东湖水面的景象。明末清初,汉中历经战乱,市井凋零,人烟稀少,房屋低矮,东湖附近,尤为空旷荒凉,塔湖之间尚无高大建筑,“东塔西影”故列入汉中八景。

草塘烟雾

汉中城南门内靠东一带,早年以前,甚为荒僻。该处旧有积水一池,面积约0.34公顷。街巷雨水,积注池内,终年不枯。池岸宽阔。细草如茵,故名草塘。草塘周围,古柳环绕,翠竹丛生,红蓼花开。草塘南岸右侧,旧有草塘寺,寺内殿阁高敝,结构工巧。每于清晨薄暮,附近人家,炊烟袅袅;池中水面,雾气蒙蒙,微风轻拂,飘散于竹柳枝头,殿阁屋顶,花草丛里,绿水池上。远望草塘景物,如在轻烟薄雾之中,这就是“草塘烟雾”的历史映像。

夜影神碑

现立于拜将台前的土红色石碑,系凿取梁山沉积岩刻制而成,碑为无字碑,表面凹凸不平,有一些突出的斑点。据专家考证,即海底动物化石的遗痕。从碑石的形制考查,和立于古汉台上的“时雨亭”碑相似,大约同是明代遗物。这块碑石,或因含动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矿石的影响含有一定的磷元素,所以偶尔在黑夜中闪闪发光,遂被世人引以为奇。□郭松林  刘建忠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