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不负青春 不负韶华
2024-08-16 15:35:1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编者的话

7月初,本报刊发《工人文工团往事》连载报道,受到读者好评。胡雨珠老人也为此次报道赠言,以示感谢。

今日,从读者来信中,精选两则读后及三位记者的采访手记集纳成版作为收尾,希望能留下宝贵的历史回忆。

谨以此系列报道向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献礼。

扫码观看《追忆——工人文工团的故事》

1.感受那段激情岁月

作为晚辈,有幸聆听胡雨珠老人讲述她在工人文工团的经历,所以当我在《陕西工人报》读到连载报道时,特别熟悉和亲切。

我被胡雨珠老人那句“我的成长都是工人文工团一专多能的方针和艺术实践培养出来的”深深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不仅是她对个人经历的总结,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充裕的年代,工人文工团的艺术家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深情,克服困难,用一场场精彩演出,为工人阶级送去了欢乐与希望。

文中还提到,胡雨珠老人在市干校时期的一些趣事,如抓蝴蝶为表演增添真实感、趴在地上演“羊群”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纯真与热情,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艺术愿意付出一切,他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敬佩。

我也被文中市干校这个革命大家庭的学习氛围所感染,新老学员相互关照、共同进步,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建设新中国的向往、对人民的热爱以及政治上的坚定、生活上的朴实、人际关系上的谦让等优秀品质,更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只要心中有梦,踏实肯干,梦想终将绽放。

(读者  钟泽旭)

2.让人可感可触的往事

此次连载报道,我每期必读。为什么我会关注,因为里面描述的是我熟知的胡雨珠老师和他们文工团的往事。

津津有味一期期品读完,不禁为3位记者的文笔叫好。他们优美朴实的行文,再现了工人文工团的奋斗往事。几期连载故事,如涓涓细流滋润我的心田。故事中再现的不论是捉虱子的尴尬,还是搭舞台的因陋就简;不论是工人文工团的前身,还是小院里的美好时光,都刻画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人可感可触。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工人文工团克服各种困难,下基层、到一线、进工厂,甚至到采煤作业面,他们不叫苦不叫累,为工人阶级奉献了一台台文艺节目,风雨无阻。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们的劳动精神让我一次次感动!

感谢《陕西工人报》的独家采访,还原了这段往事,挖掘了这段史实,再现了这个“有意义的故事”。同时,也感谢3位记者历时3个月的多次采访、多次沟通,反复推敲,把庞杂的故事串联得如此紧密,让读者意犹未尽。

这段“往事”虽已成为历史,但是包括胡雨珠老师在内的所有工人文工团成员,他们身上闪烁的精神光芒不正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吗?

(读者  郭引丽)

3.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工人文工团往事》连载报道,是本报第一次采访这样的新闻。我们从今年3月底开始采访,到6月上旬初稿形成,再到7月初正式刊发,历时3个月。7月2日至7日,连载6期共15000余字,这次“抢救性”的采访总算完成了。

有段时间,记者每次上班都要顺路到胡雨珠老人家里,就稿件内容和她反复沟通确认,每一次沟通就是老人的一次讲述,每次都撞击记者的心灵、洗礼记者的灵魂,被他们和工人文工团的往事所感动。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只有短暂的十余年,但对工人文工团的所有人而言,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他们去建设工地、厂矿企业为职工演出,所到之处全是工人的掌声和喝彩。他们是工人的文工团,更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

正如胡雨珠老人一直说,是工人文工团培养了他们,他们每次下基层演出,广大职工则以实际行动感动了他们、教育了他们。实际上,这样的采访和记录,对记者也是一次生动教育。工人文工团全体演员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阐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正如胡雨珠老人所讲,只有在有生之年,为人民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会在回顾一生的时候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记者的职业生涯能有这次采访,也是弥足珍贵的。感谢“他们”和“工人文工团”,你们的故事虽然不是浓墨重彩,却很有意义,值得铭记……

本报记者  兰增干

4.人生宽度是闯出来的

“一头白发、气质优雅”,是记者对胡雨珠老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她说出年龄,记者都猜不到她已经85岁。

12岁进入工人文工团,经历过无数次难忘的演出岁月,虽说步步艰辛,但她和工人文工团的演员在西安基本建设时期多个工地演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喜悦,更见证了大西安建设的步伐。

从工人文工团到省乐团,胡雨珠老人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且坚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就致力于儿童的语言培养,论著颇多。2015年起,她发起为社区孩子开设公益语言辅导班,因此也渐渐在社区有了名。因为在一些方言中,“福”是“胡”的谐音,不管大人孩子,都喜欢叫她“福奶奶”,胡雨珠老人也喜欢这个称呼。

在采访过程中,福奶奶曾说,她所有的知识基本是自学。从只有小学文凭到评上副高、正高职称,都是辛勤努力的结果,更是因为她喜欢这一切。她给大学生讲交响乐和戏剧、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讲管弦乐、为社区孩子开设公益语言辅导班,福奶奶的一生是在边学习边讲授中度过,充实自己,培育他人。退休后,福奶奶上老年大学,学文学、国画、书法、烹饪等等。在她75岁时出版了散文集《随心雨》,她告诉记者:“人生的长度我管不了,但人生的宽度是自己闯出来的。我希望年轻人能健康阳光、全面发展、追求真善美!”

本报记者  刘诗萌

5.记者心中最可爱的人

听着胡雨珠老人讲述工人文工团往事,思绪也跟着回到那段峥嵘岁月。“车间里、工地上、山坡下、小河边,只要有几平地、几米宽……铜锣一敲就开演!”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不禁问:“是什么支撑着你们哪怕钻地道都要去为工人演出?”胡雨珠老人深情地说:“工人不畏艰苦,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任谁都会义无反顾为他们服务。”胡雨珠口中讲的是上煤山、下竖井的艰难,脸上是止不住的笑颜,眼中却满是泪水。

越了解工人文工团的故事,越能领略工人、建设者的风采。宝成铁路、秦岭勘探队、铜川煤矿……山岭崎岖,峡谷壁立。胡雨珠的讲述中,对工人既心疼又敬重。她说,每次下厂演出,都让他们对劳动精神有了更深认识。我也终于知道,只有打心眼里的崇敬和感动,才会有这样的精神支柱,艰辛和困难都成了回忆里的星光点点。

胡雨珠和工人文工团的演员们把青春献给了西安、献给了党的工运事业,无论是建设西安的尖兵还是工人文工团的演员,他们都是记者心中“最可爱的人”。

本报记者  刘妍言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