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开始了谪居生活。这5年中,他从起初的凄苦幽怨到痛定思痛,从狂放潇洒到随缘自适,经历了一生中最为严峻的困苦磨砺,思想和视界上有了升华,写下了750余篇(首)千古名作。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一首《初到黄州》,展现出苏轼初到黄州时复杂矛盾的心情。以自嘲、自伤开头,却更多体现了他虽受打击迫害却不屈服命运,在逆境中寻求生活乐趣的思想境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苏轼借“月挂疏桐、幽人孤鸿”托物寓怀,描述了凄然惶恐的时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展露了他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遭遇穷困,经历孤寂,但苏轼没有沉沦,苦痛对他来说是一种磨砺,是升华之前的蕴蓄,是蜕变之际的沉淀。破茧成蝶的那一刻,闲暇的时光、豁然的心境、健硕的笔力成就了一篇篇绝世妙文。
《赤壁赋》借景抒怀,饱含哲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水天相接,浑然一体,何等壮阔而幽静的景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明月初升,泛舟于江上,如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飘飘忽忽,似乎要离开这世俗的人间而飞升入神仙的境界。而“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一句显示出更多哲理意味。万事万物都像月亮,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可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又都是永恒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表现出作者宽阔的胸襟、豁达的态度。
《后赤壁赋》重在记游绘景,有着不同的情趣:“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即使深秋夜露,即使落木萧萧,然而作者与朋友也能“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泛舟于江上,“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轻巧的几句对文,生动呈现出赤壁处江景的壮美。南柯一梦,见一道士“羽衣蹁跹”,呼应了前文白衣黑尾的孤鹤,又表达了自己遗世独立、超凡脱俗的心境。
经历过沉淀与思考,此时的苏轼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他开始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世事无常,作品也呈现出轻松、辽阔的局面。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语句平和而透彻,语气深入而醇美。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宁静美好的小品文。仅仅因“月色入户”便穿衣出游,月下之景未辜负当下的心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样的景色在常人看来稀松平常,但在苏轼笔下却散发出清新动人的滋味。何以至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归根结底,是作者宁静坦然的情怀自然流露而已。
苏轼在黄州的谪居岁月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韩愈《南山》诗中说:“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他于苦难中挣扎、在磨砺中蜕变,其作品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学天空。他在黄州留下的文学瑰宝不仅是个人思想境界的巅峰展现,更是为后世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灵魂点燃希望之灯,指引着人们在人生路上向着内心的宁静坚定前行。□李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