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
2008-01-11 10:16:2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样的小人物才最能打动我的心!”——近日,一篇《200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小人物》的帖子受到很多网友追捧,那些“小人物”的事迹:诸如三次割头皮给烫伤父亲植皮的孝子;寒风中卖报的80岁老太;为照顾痴傻哥哥拒绝被收养的10岁女童;漂泊9年卖唱养母的毁容男子……一时间也成为人们 的讨论内容和赞美对象。
    看那些令人动容的小人物的事迹,基本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对艰辛和灾难时的不屈;二是对坚守良心或真情的努力。显然,如果这样的“小人物”能够成为被人们认可的榜样或英雄,从前者看,就能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的力量;并由此懂得草根生活艰难,生发恻隐之心;甚至还可以让人们更多反思社会救济的缺憾。就后者言,则是对美德的一种非常好的呵护和培养方式——笔者认为,这一点于现实的意义上尤其重要。
    毋庸讳言,从道德的角度看,时下是一个“退步”的年代,面对生活的纷扰,许多人的“道德防线”不断后撤,乃至不少人已经渐显出 “道德缺血”的症状。这导致,当前的中国社会道德的力量日渐虚弱。何以至此?简而言之,这既与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冲击有关,与制度不尽完善有关,也与道德文化氛围的日渐淡薄有关。
    礼失求诸野。要挽回道德衰退之势,首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氛围,用小人物的道德善举唤起整个社会的道德感,用民间的道德积淀激活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事实上,求诸“野”从本质上看也确实要更多地求诸于“小”,因为在“野”的多是“小人物”。是故,“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评选”,正是对社会道德意识的一种非常合适的唤起和激活方式。
    确实,解决道德问题的关键,便是从根本上、基础上改善道德文化的氛围。因为道德养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训练的过程,是一个被文化同化的过程,是一种漫长、广泛而深刻的熏陶。比如,人们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阅读、认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感悟别人的所为,开始承认并遵循一些公认的价值观,开始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由此逐渐形成对一些行为的羞耻感、以及对另外一些行为的认同和满足感,并用这些感觉来取舍自己的行为———“感动中国的十大小人物”,便恰恰可以给人们最真切的这种“感觉”。因为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
    因此,“感动中国小人物”的道德唤起力十分令人期待。 (之间)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