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左右大国工匠,示范引导各地、各行业每年积极支持培养1000名左右省部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大国工匠是国家的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在无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背后,都能看到大国工匠们活跃的身影。尽管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大国工匠稀缺、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依然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工会十八大报告都提出,要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这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劳模、工匠传承技能、传承精神创造条件,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深入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工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工程。
《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全国工会对大国工匠的培养机制迈入服务化、标准化、体系化、品牌化的新阶段。近年来,全总和各级工会在大国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培育方面持续深耕,举办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大国工匠论坛,建设工匠学院、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在广大技术工人和职工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特别是2018年以来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已经成为每年全体劳动者的盛典,激励了无数产业工人以大国工匠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学知识、练技术、搞创新,在拼搏中不断超越自我,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而《办法》的出台,更是于荣誉激励之外,将大国工匠的培养细化落实为日常工作中可执行、可操作的具体规程,不仅使培育工作有了制度规范和实施指南,更让广大技能人才可以切实看到自身成长的清晰路径,从而坚定信念,踏实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相信《办法》的出台,定能为稳定输出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工匠人才不断涌现、广大职工积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良好局面定能加速形成。(李靖)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