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据2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第二届“我们约课吧”公益乐学课程集市首场活动,琳琅满目的课程吸引众多职工驻足。本次集市设计了“艺趣人生”“美育匠心”“技能蓝海”“我形我塑”“心灵花园”5大课程展示区,让课程介绍不再停留于纸面上。
“我们约课吧”人气满满,除了超高的性价比之外,门类丰富、服务贴心精细也是重要原因。技能提升、美育手工、文化艺术、运动养生……不同年龄层次的职工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现场课程展示区的设计,让职工不仅能直观感受课程内容,还有机会参与体验课程。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普惠项目,“我们约课吧”给广大职工提供了绝佳的文化消费选项。
人头攒动的活动现场,折射出广大职工群众对自我提升的强烈渴望和对业余生活的品质追求。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强,人们不再满足于工作需求方面的技能提升,而是希望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8小时”之外打开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我们约课吧”琳琅满目的公益课程设置可以说很好契合了职工群众的这种需求,为他们打开视野、完善自我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工人文化宫是工会服务职工的重要阵地,也是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培养才干、增长技能、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职工群众日渐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工人文化宫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换新迭代,而且在服务能力和质效上积极作为——在山东青岛,园区、楼宇中建设的168个微型工人文化宫,让工会文化服务走到职工身边;在江苏苏州,工人文化宫推出“菜单式服务”,仅2024一年,便开展送讲堂、展览、文体培训活动进基层进企业733场,覆盖职工超63.9万人次;在甘肃张掖,工人文化宫为职工子女提供了既安全健康又能促进全面发展的寒假爱心托管班……立足公益性、服务性,各地工人文化宫正在不断焕发新活力,日渐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充电站”、精神“桃花源”。
工会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并不局限于工作的“8小时”之内,职工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工会服务就会延伸到哪里。像“我们约课吧”这样既有“工”字特色又广受职工群众欢迎的公益文化项目,可以多一些、再多些。这不仅能让工人文化宫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而且能助力职工群众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健康的状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