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的作用与实践浅析
2025-03-20 09:44:4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对企业健康发展及国家经济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一、强化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夯实政治监督根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着重强调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明确了根本方向。纪检监察工作应以此为核心,督促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通过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以及全链条监督等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战略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任务,明晰责任主体,对战略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国企从纸面落实到行动,实现政策落地生根。

在公司治理层面,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严格落实全会精神,督促企业制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重点措施。明确划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实现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有机融合的关键。层层压实从严治企责任,从公司治理理论来看,这有助于构建起从上至下、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促使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推动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高效运行。

为提升监督有效性,国有企业应积极构建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打破监督主体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监督力量的协同共振,推动政治监督朝着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保障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精准无误地贯彻执行,使国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构建清廉国企的治理体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国有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需要“清廉”作为坚实保障。纪检监察工作从多方面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廉动力”,高度契合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廉洁建设的要求。

加强对同级“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工作,开展所属企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履责约谈,将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纳入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并将其与绩效考核挂钩,能够促使企业领导干部将勤政与廉洁并重,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国企改革、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依据全会强调的源头治理理念,全面梳理廉洁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构建全过程监督链条。从风险管理理论出发,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防控,能够从源头上阻断腐败滋生的路径,预防腐败问题发生。

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监督检查等多渠道信息来源对国企领导班子定期“体检”“画像”,全面、客观地反映国企政治生态状况,为精准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国企政治生态持续向好,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三、严查靠企吃企的风腐问题,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国有企业的正风肃纪反腐工作关乎党的形象,对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影响重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释放出反腐一刻不停、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国有企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查处“收点小红包、吃点小老板、讲点小排场、拉点小圈子”等作风问题,坚决纠正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这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的必然要求。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与人心向背,对这些作风问题的整治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国企领导干部违规为亲属谋利专项检查,通过严格执行个人事项报告、亲属涉权事项申报等手段排查利益输送问题,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进行约束,斩断利益输送链条,防止公权力被滥用。

在国有企业领域的项目审批、招投标、选人用人等重点环节,强化“纪巡审”联动监督,整合纪律监督、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力量。通过联动形成强大监督合力,提高监督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针对腐败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融资担保、工程招投标等制度机制,通过堵塞制度漏洞,持续巩固“三不腐”一体推进成果,从制度层面防范腐败问题再次发生,彰显国企反腐决心。

四、准确把握监督边界与探索有效监督方法,提升监督质效

在国有企业中,纪检监察工作要准确把握好监督边界。当前,“三转”不到位的问题在部分企业纪委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党委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或具体业务工作时过度依赖纪委参与,逾越纪委职能边界;一些基层单位纪委书记兼职,纪检工作人员承担经营任务考核指标,导致监督精力不足。企业纪委必须依据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纪检监察职能定位的强调,明确自身职责。纪委应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对于非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坚决拒绝,对于党委安排业务范围外的工作,以积极稳妥的方式向党委说明,争取理解与支持,避免陷入具体业务工作,专注于当好“裁判员”。

为实现有效监督,企业纪委需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深入了解企业各项工作,全面准确把握企业廉洁风险情况。在监督过程中,强化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通过巡视巡察和执纪审查梳理问题,这是基于问题导向的监督策略,能够提高监督针对性。加大谈话函询力度,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依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理论,让干部感受到监督存在,实现抓早抓小。督促企业落实谈话函询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明的要求,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此外,充分用好巡察利器,不断完善巡察制度规定、流程方法和人员配备,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同时,探索实行对下级纪检机构垂直管理和人员派驻机制,从监督体制理论出发,解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提升监督质量,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

五、高标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锻造纪检铁军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至关重要。企业纪委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纪检队伍中,并注重专业结构搭配,打造综合性纪检队伍,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坚实人力基础。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培训力度,积极寻求上级纪委帮助获取培训机会,同时自主举办培训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问题线索处置、谈话技巧、文书规范、程序要求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提升纪检干部业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为国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在强化党对国企的领导、构建清廉国企治理体系、严查腐败问题、把握监督边界、探索监督方法以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且具体的工作内容与实践路径。只有切实做好这些工作,充分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才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陈世平)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