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为何要取消门诊预交金?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解释,随着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节省患者排队缴费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押金的预交金作用逐步减弱。对预交金制度进行调整,可以减轻患者看病就医的资金压力。
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举措。门诊预交金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设立以来,曾在医疗信息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为简化缴费流程、减少患者排队时间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预交金制度逐渐成为患者就医路上的“绊脚石”。不少医院设置的预交金额高达数万元,给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让一些急需治疗的患者因无法及时凑齐预交金而延误病情。
取消门诊预交金,也推动了医疗机构优化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同时,医保部门推进的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也将减少医院资金垫付压力,确保医院正常运转。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探索的“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信用就医模式,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取消门诊预交金,是减轻就医压力的温暖一步。医疗机构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加强智慧门诊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门诊服务,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温暖。
各地医疗机构需积极调整自身的收费政策,并确保相关信息有效传达给患者。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服务。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