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一身青袍说南北 再无先生解下回
2018-09-18 10:33:02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左起: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单田芳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9月11日,陪伴了中国人几十年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咱们言归正传!”单田芳这一生,新作加传统评书总共说过了110部,覆盖面达到全国530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人们熟悉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尝遍甘苦,说尽情仇。斯人已逝,其作不衰。评书里的侠义江湖,虽然已再无下回分解,但上回的书道一直被数字记录,亦被爱他之人永久记忆。

学艺坎坷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耳濡目染,从小便随父母奔波演出,十三四岁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上了东北工学院。开学刚一个星期,却生了场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变故,他不得不退学。1955年进鞍山曲艺团,开始说起了评书。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1993年,单田芳应北京电视台之邀录了80回《七杰小五义》,播出以后反响很好。1994年,他又录了《百年风云》,此后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请他录了400集《薛家将》,在全国播出后产生很大影响。

1995年退休以后,他从鞍山到北京,做起了“北漂”。单田芳家里经常宾客盈门,其中不少是来拜师学艺的。

2009年,单田芳被定为“评书”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第二年,他举行了两次拜师会,一共收了27个弟子。

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他的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单田芳先生一生钟情评书事业,2000年罹患胃癌接受手术后,仍毅然继续创作并录制了后续的20余部电视和广播评书作品。

大师,何以成“大师”

单田芳,在他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有录音的评书就已超过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

有武侠的、战争的、历史的……演播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总有人模仿,从未被超越。

据说每天有超过1亿人在听他所讲述的传奇,这其中,包括了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不少年轻人,是在家里长辈的影响下,听着单田芳的评书长大的。

大师,何以成“大师”?

多年来,单田芳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作息习惯:早上4点多起床,点上一支烟,沏一杯茶,就开始备课。今天要从哪儿讲到哪儿,头怎么开,尾怎么收。10点左右就录完两三段书。

下午,再开始准备第二天的书。周而复始,一万多集的评书就是这么说出来的。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别人根本帮不了他。单先生说:“我早就想出去旅游了,就是没时间。”

他讲评书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题材,然后收集资料,传统评书比较好办,因为本子是流传下来的,只要稍加整理即可。而新评书则要花些时间,比如,他在录制《乱世枭雄张作霖》时,就花费了很多精力。

“你看表面上,说书人好像很容易,谈笑风生。其实我们准备的时候是煞费苦心,说书要求有强记的能力,必须得记住,不能照本宣科,拿着书念。这种记忆力都是多年习惯,忘不了。”

单田芳先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评书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

在众多评书表演艺术家里,单田芳以大众化语言的鲜明特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口中的故事婉转惊险,又寻常可亲,阅尽人间苦乐。

他的声音特别,评书讲的精彩,在说评书的技巧上也有着自己长处,幽默风趣的同时引人入胜。

“从《三国》《隋唐》《大明英烈》,一直说到红色经典,书里有这么多英雄,生活中真正的英雄是什么样?这一辈子下来,我崇拜的是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扶困济危雪中送炭,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到了,你就是英雄。”

单老不能大碗喝酒,但他与他评书中的大侠无异。

他曾说,“评书不仅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他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千家万户,把英雄的模样描绘给芸芸众生,正义、勇敢、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精神抖擞、绝不怕输的时代精神。

评书讲的是伦理道德,是故事也是人生的经验。几十年来,单田芳把他的经历也都融入到每一段书里去了。

这是一个说评书者的职业素养,更是一名艺术家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

“人的一生是非常难的。所以,我就总结了一句话:人生在世难难难,苦辣酸甜麻涩咸,起早贪黑为张嘴,争名夺利不停闲。”话音落处,仿佛又听到那一句熟悉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据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