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一位在航天科技四院小有名气的长寿老人,自学琴棋书画和根雕,样样精通。今天,这位多才多艺的离休老人再次吸引我的眼球,是因为那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疫情灾区捐款献爱心的名单,孙老的名字跃然纸上:他前后一共为疫情灾区捐款20100元。
2020年,非常时期,不方便去他家里采访,我便通过电话与他进行了交流。
笔者:“孙老,我看您为疫区捐了20100元,挺多呀?”
孙老:“真不算多啊!我们国家遭了这么大的难,英雄们都去驰援武汉第一线了,我岁数大了也做不了什么,捐款是我的心愿。”孙老顿了顿说:“我老伴听我说想为抗疫捐款,她特别支持。她说‘国家有难,我们应该支持。我们的钱哪里来的?是国家给发的,现在我们都不工作了,国家还给我们月月发钱,多好啊!你看那些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最年轻的才20来岁,他们都能不顾生命前去救援,我们出一点钱算什么?’与那些用生命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比,我们那点钱又算得了什么?但我还是对老伴说了一句‘谢谢你’。我们两个年龄加起来有188岁了,她比我还大2岁呢。”
“我老伴天天在家做饭干家务,本来我家是请了钟点工的,但疫情期间停了。老伴就承担了所有,起初我还有些不落忍,害怕累着她,毕竟她比我大,今年95岁了,但看到她做家务像是在运动,累了,一觉就能睡到大天亮,吃饭也很香,我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笔者:“那您今年多大年纪了?”
孙老:“实话跟你说,按照身份证上我是92周岁,但我都是按照家乡习俗过的。在我们家乡,只要你生下来,不管月份大小,都算是在人世间走了一年,所以我今年过的是93岁生日。”
笔者:“非常时期,您与孩子们怎样联系呢?”
孙老:“我女儿在苏州,她隔天就会打电话问候一下我们。我还有一位姐姐,95岁,在东北也关心着我们。疫情前她就把东北的大煎饼、豆包等家乡口味快递过来,我们也会每月给她快递一些羊奶粉、牛奶等各种好吃的,而且,她除了打电话,还会手写长信给我们。她的手虽然哆嗦,但是看到她的信我总觉得比听到电话更亲切。其实,我们都不缺什么,但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往来把亲情紧紧地连接起来。身边晚辈们都非常孝顺,经常关心我们。隔三岔五给我们买粮、买菜、送水果。单位就更不用说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一心为离退休人员服务,关心老年人生活,有什么需求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办到。”
笔者:“您对党和国家还有什么想表达的?”
孙老:“国家这么好,我对国家贡献还不够。我是从过去艰苦岁月走过来的,成长全靠党的培养。所以我有一股子劲儿——‘不干拉倒,干就干好’的劲头,总是给自己定些小目标、小规划。我选择要干的事情就一定能钻进去,并把它干好。”
笔者:“我知道您在部队练习射击打靶,择优参加了国家第一届运动会;后来自学下棋,又获得了院里的五连冠;还有书法,去年单位的成果展中还展示了您的八米小楷长卷,大家都很佩服!”
孙老:“那是大家鼓励我。那么多的将士英雄,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把鲜血和生命都献了出去,我们宅在家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更要感谢他们。”
笔者:“孙老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会给年轻人更多启迪。社会需要有您这样的榜样,宣传您就是宣传正义,宣传诸如您这样的中国老百姓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姿态。”
放下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想起10年前孙老曾说过的话:“我不想成名,只想把每一天当作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细细品味幸福的感觉。”孙杰老人是一位具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老人,虽逾鲐背之年,却仍然心系国家,初心不变,令人感动。 □伏萍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