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韩起祥是1961年在延安求学的日子。学校请他来给学生们忆苦思甜教育,我第一次看到他凭一把三弦和绑在左腿上的甩板、右手手腕上的蚂蚱,把他创作的《翻身记》说得感人肺腑、满堂哭声一片。
“1915年韩起祥出生在陕北横山县党岔乡韩家园子村,母亲为维持家用,把吃奶的小妹抛在家里,带他去地主家奶孩子。不料给他染上天花,使他双目失明。6岁父殁,母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为了找条活路,13岁的他跟曹师傅学说书,出师后过上说书乞食的流浪生活。后遇两年年馑,他饥饿难忍悬梁自尽,由穷小伙苏相成解救,两人结伴去山西找活路……”这一堂说书课激起我们心中的义愤和对新社会的憧憬。从那天起,韩起祥的名字就刻在我脑海中。
从学校毕业后,我到地区报社当记者,韩起祥自然成为我的报道重点。因为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自愿从北京返回延安长期深入生活,小小的延安城没有人不知道韩起祥,这样的大名人随时都有新闻爆出。我几次采访他,写过多篇新闻报道,如在邓颖超同志关怀下给他修了说书厅,我及时向《光明日报》等中央报刊发了新闻。还写了《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的文章。然而,这一些动作比起我的师友贺俊文,那简直不足挂齿。
贺俊文先生1959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1965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记者站任副站长。他是中央台的高级记者,著作等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陕西省新闻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委。我曾跟随他学习采访并一起写过多篇报道。虽然他是大记者,却没有一些大腕脾性,采访不辞劳苦,深入细致。
197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让贺俊文到延安访问著名曲艺家韩起祥。到延安的那天,韩起祥正抱着三弦准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贺俊文二话没说,跟随这位双目失明的老艺人,踏上去陕北农村的路途。先去王瑶水库、阎家湾,最后到了杨老庄。因韩起祥的名声很大,走在路上,不时有人向他们打招呼问好,看贺俊文背着三弦都以为他是韩起祥的助手。有时碰到过路的卡车,只要在公路旁边招招手,司机马上停车把他们带到目的地。
为了一篇通讯,贺俊文和韩起祥一起生活了半个多月。在韩老为村民们演唱时,他就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不时速记着拨动人心的唱词。晚上,他俩睡在土炕上,听韩老讲身世、讲每部作品的创作经过。特别是讲到1946年8月,给毛主席说唱歌颂解放区妇女翻身的《张玉兰参加选举会》和关于重庆谈判的《时事传》,毛主席夸奖他说得好,勉励他好好学习,多带徒弟,多多编写,演唱工农兵。看他三弦有点旧,还说“全国解放后,给你买个新的”。之后,韩起祥的说书在陕北轰动了,朱总司令、部队机关纷纷邀请他去表演,一个盲人说书匠成了边区明星。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北曲艺改进会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副主席和陕西分会主席。1953年全国民族音乐舞蹈汇演《刘巧团圆》获文化部甲等奖。1958年出席全国第二届文代会,周总理对他说:“你一个人一把三弦,走遍延安的山山水水,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上,这个方向很好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写出版了《韩起祥评传》。1989年8月6日,韩起祥在延安病逝。8月10日,中共延安地委、延安地区行署举行追悼大会,悼词称他是“我国著名的曲艺作家、说唱艺术家、革命的三弦战士”。
通过深入采访,贺俊文知道30多年来,韩老创作了大大小小的书词五百多部,大约200多万字,对一个没有念过多少书的盲艺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他探寻其中的奥秘,韩起祥告诉他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他指明了方向,陕北农村的生活,是他最丰富的创作源泉。每当写完一段新书,都要念给群众听,根据他们提的意见,多次反复修改,才算完成。“可以说我的创作,都是和农民一块儿写成的。”对于演唱技巧,他不拘泥前人,研究曲调、板眼,把陕北民歌、信天游、道情、碗碗腔、秦腔、眉户曲调融化于唱腔,创造陕北说书曲调新特色。他的创新丰富了现代陕北说书的表现特色。对于跟他学说书的学员,他都以自己的代表作《翻身记》《刘巧团圆》《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去说书》等为基本教材反复训练。为了多编书词,他1957年学盲文,刻苦念、记、扎、摸,掌握字母、点格,运用自如,多次磨破手指终于能熟练运用。
新闻界有句行话:“拾到篮里都是菜!”半个多月的共同生活,贺俊文确实拣到满满的几篮菜。有些人认为过时的采访笔记能有什么用。谁料,是金子总会发光。特别是2006年陕北说书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陕北说书的代表人物,韩起祥必然成为曲艺界研究的对象,在这个时间点,贺俊文推出《盲艺人韩起祥的故事》这部书,我以为恰逢其时。在全面介绍大师韩起祥中,似乎给我们打开一个收藏着奇珍异宝的百宝箱。从中我们看到韩老的苦难生活,使人看到一个普通百姓如何在老一辈革命家“初心”的召唤下,勇敢投身革命,成为红色艺术家所走过的道路。从书中还让我们看到一个盲艺人是如何凭着自己的天赋和一股韧劲,刻苦磨炼,苦学苦钻,不懈努力,最终打开属于自己的那方天地。也许时下的年轻人很难理解那代人的经历和追求,对那个时代的不少常用语也有隔膜,但这是原汁原味的时代记录,能激发我们更多的思索:像他一样,不惧挑战、不惧目光,勇敢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银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