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我带领一支考古队回到陕西搞发掘。
那时候,我已经和陕西当地合作做了些“课题”,觉得陕西要做的东西太丰富了。
西安的近郊,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西安东郊电厂的基建区有许多“上三代”的建筑遗址和墓葬。这是以前考古工作者一直没能认真注意过的遗址。
碎陶片带来惊喜
那一天,大概是中午时分,我腿困脚乏地走了不少路,就找了个土坎坎坐了下来,无意中发现河对面地势比较低的那个土梁梁有一道很整齐的断崖。
按照考古者的职业习惯,这些季节河水冲刷出来的层次比较鲜明的断崖,也是我们最愿意查看的地物。到了近前,经仔细观察,我立即判定这个断崖的横切面应该是现代人为取土挖下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我仔细一看,那个取过土的断茬上边已经露出很多东西,地下也散落着一些碎陶片。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也是很随意地拿起一个陶片打量了一下,半坡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开始露出“她”那很惊人的本来面目面——一块陶片,仅仅是一块小陶片,我就作出了这个判断。
当时,我手里拿着那一小块显然是古人精心打磨过的陶制片状物,抑或就是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生活工具”呢。
抑制不住的心潮澎湃,好像能亲眼看见这块土地的先民们就在周围那些依然长着蔬菜的地里劳动着……回去以后,我立即将这个情况写成报告交给所里。
夏鼐担任所长后,觉得陕西这个“点”多年来做得多,也做得好。他说:“石兴邦在西安‘半坡’东边那个建电厂的地方已经做过一个遗址,还发现周边不远处断崖有先民生活过的地质迹象,他个人有个大胆想法,在那儿一定能发现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
那时候,我在所里也有发表意见的小“地位”了。一听有人还在那儿发表去南方的言论,我这头就极力劝说他们把实习点选在陕西。那个时候,我冥冥中觉得半坡村那块地方,肯定有不少好东西需要我们去探清楚。究竟能搞出多大的动静,那时心里虽然没底,却敢肯定即便是大规模发掘,也不会劳而无功。最后,所里决定了将这次培训实习地址放在陕西。
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实习发掘开展不几天,居然揭开了一个人类6000年前的实地生活场景,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
重现史前居住遗迹
记得田野实习大约是9月份开始的,先发掘墓葬,再发掘遗址。
在发掘史前遗址方面,世界上谁家也没有经验可借鉴。于是,我们改变了前苏联那一套工作方法。以前打探沟,只是了解文化层堆积,并且将器物取走就算完事。但要保留遗址的完整性、历史性,应当怎么去做?
我那个时候才30出头,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年轻人敢想敢干,没有包袱。正是采用了超常大胆的方法,发掘出一座保存完整的倒塌的圆形房子和一座大长方形房子的残迹。
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出土遗址迹象清晰,令人感到十分震撼。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掘出的古人类完整的史前居住遗迹。
遗址当时一经揭开,东西一下子都出来了,场面很大。人骨最后才陆续有出现。其中,有两座房子保存完整,其中一个原样倒塌,下面也没有压人。
“半坡”一下子令世界瞩目。
在这块地界,那些红陶尖底瓶时有出土,当地农民还给起了个名字叫“美人瓶”。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交来的东西比我们挖出的还完整。不但器物保存很完整,其形制工艺更精妙。这些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虽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当时挖出来,还是被很仔细地保存着。
苏联教育部的专家到西安参观完半坡,回到北京后就开心地给周总理报告了,说这是中国对人类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关中牛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