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一枝一叶总关情 ——《落叶有声》读后笔记
2023-06-08 14:35:3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记得贾平凹先生在其畅销百万册的散文集《自在独行》序中写道:“不论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真情。”这就是其散文长销不衰的主要原因。读冯旭荣的诗集《落叶有声》时,也不禁联想到这句话。

从作者简介看,他不是专业作家,而曾是华阴市教育科技局干部,如今是华阴市作协主席、党支部书记,属于基层官员和党务工作者。但他钟情文学,不仅主编《华山风》,而且孜孜不倦地长期从事诗歌创作,早在18年前就已出版诗集《风之草》,而今又结集出版《落叶有声》。表现在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诗情,即对乡村土地和父老乡亲充满感情,也真诚地寄情山水、流连岁月、守望心灵。从诗中可看出诗人的家国情怀,或如郑板桥诗中所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具体而言,诗集第一辑“乡风地韵”所收录的《夏天的火苗正在破茧化蝶》《布谷鸟叫声在六月响起》《麦田里的阳光》《收获季节》等篇什,表现了家乡土地上火热的夏收情景,文字舒缓而富有浓厚的情感。第二辑“寄情山水”是诗人写黄河、渭河、洛河三河间的人与事,如《华山挑夫》《华山的翅膀》《黄河铁牛》《走进丰图义仓》《母亲,我陪你旅游》等作品,写人绘物描景,感人肺腑,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第三辑“岁月留痕”则把笔触深入到人生的流年碎影,《母亲纳的布鞋》《一张糊墙的报纸》使我们重温那个令人难忘的岁月。第四辑《心灵守望》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和生活的深切感受,折射出理性的思索。《父亲的镢头》《你的皱纹》刻画了勤劳的父亲和关中正大之人陈忠实先生的形神,令人过目难忘,肃然起敬,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童心、爱心和孝心是人性的具体体现,也是诗情的载体或支撑。从《父亲的镢头》《一张糊墙的报纸》等往事的美好回忆中,就可以看出诗人童心犹存;从《麦田里的阳光》《收获季节》《华山挑夫》等诗中能体会出诗人的“麦田的守望者”一般的博爱;从《母亲纳的布鞋》《母亲,我陪你旅游》等诗中能感受到诗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心。

该诗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画意。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作和绘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长期在风景如画的华山脚下的生活观察体验,使得他对自然美有着敏锐的、独特的、细腻的感知,所以他诗歌中的景物,充满了意境,颜色对比鲜明而优美,把景物的动静联系在一起,尤其擅长描绘色彩和声音的细微变化。如《收获季节》中写道:“色彩/被阳光、麦田、树木分割/在夏天的屏幕上/绽放最绚丽的图案。”又如《布谷鸟叫声在六月响起》中的“赶上六月/就赶上收获的季节/布谷鸟的声音/总要抢在焦黄太阳的前头/掀起波浪/然后在偾张血管里涌动。”此外,该书的封面是一幅美丽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叶图,令人赏心悦目。如今社会人们来去匆匆,非常忙碌,看报看个题,看书看个皮是常见现象,因此封面设计很重要,如诗如画的封面就十分吸引人的眼球。过去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而今好酒也怕巷子深,好的封面胜过广告,诗画并茂,有益于读者对诗集一见钟情,而且有利于图书的发行销售,使其传之久远。

纵观中国历代,尤其是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多出自官员之手,诸如曹操的《观沧海》,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等等,这说明崇尚诗文是中国官员的优秀传统。而这一传统虽在近代有所衰落,但在今日之中国尤其是陕西依然被传承甚或发扬光大。记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过:“一个人能够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你日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从军也好,从政也好,从工从商也好,都得有一个基本的本领,就是写作的本领。”

关于官员写作,社会上有不同的议论,但笔者以为官员写作是利国利民利工作的好事。或如笔者的大学同窗、长江学者李浩在《文学与高尔夫》一文中的高论:“作为业余的休闲项目,文学写作无论如何要比打麻将、泡歌厅更高雅,比钓鱼、打太极拳含更多智力保健意味,比高尔夫、攀岩更节俭。”当然,有人讥讽其为附庸风雅,但附庸这样的风雅远比附庸腐朽庸俗文化清正高雅,从这个意义上说,附庸风雅也就是附庸先进文化,这样的附庸和追求应理直气壮地倡导,应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而且“公务员们读文学、写文学,所以他们也懂得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对专业作家和艺术家提出的要求建议,能更好地听取采纳,对作家创作所需经费及条件,也能积极给予解决。为了鼓励专业作家深入生活,陕西有作家在县市及企业挂职的制度。有时公务员不光是写作爱好者,而且还能成为真正文学艺术的赞助人,为作家、艺术家的工作生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诚哉斯言!冯旭荣的为人、为文也证明了这一点。□王新民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