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青苔》序——心的流淌
2024-03-14 09:42:33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在读鲁秦儿第二本诗集《青苔》时,忽然冒出一句话:心的流淌。

是的,鲁秦儿似乎在用她的诗印证着一个自己诗歌创作的铁律: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的。

鲁秦儿不论为文还是作诗,都不是那么的刻意而为,而是率性为之,或者叫作有感而发。现实的或者生命记忆的情境,触发了其心的律动,心绪的涌动,情感的自然流露,顺手记录下来,便成了她的诗。这正是一种心的声音。

也许是数十年文学阅读研究的根性所致,总是认为,不论何种文体的文学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还是逃脱不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在读鲁秦儿第一部诗集时,就与她谈过此类的问题。由此在想:鲁秦儿的诗作为一种心音的流淌,那这流淌的心音又是什么呢?

最为强烈的感受是爱。她的诗是她内心深处爱的情愫的抒发。从她的诗中,可以读到一位诗人执着而宁静的爱。她是在用诗的方式,与自己深深爱着的人在对话,在交谈,或者是在倾诉。当然,这里的爱,自然是并不囿于一般男女之情的,若那样,也许极易陷入狭小的心境。更为重要的是带有更为普遍的对于父母亲人,对于朋友,对于故乡以及大自然等等的爱。甚至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到她是在与自己意念中所梦幻的精神对话。是的,她是在自己与自己进行着心音的对话,也是在人与自然进行着心的交流。

在她心音的抒发中,乡愁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故乡的村庄院落,甚至一条小路,或者一棵树,都寄予着她的乡思心绪。尤其是那些曾经陪伴她成长的日常生活或者物件,也就是那些她最为熟知的生活记忆,已经融化在她的血液之中,成为她生命存在的一种形态,凝结着她生命情感中深深的爱。这一切,也许与她从故乡田野走向高楼大厦的城市有关,与她生活的现实状态有关。离开故乡方可感觉到故乡的存在。实际她是在抒发故乡之情中,寻求着自己精神的家园。偌大的城市,给了她现实的生活,却很难寄寓她的精神。因为她的精神根脉还在故乡那田间小路上。

但是,人生就是一种旅途。这旅途也让她也无法释怀,因而便有了人生旅途的心音。虽然这旅途有时是令人十分疲惫的,但其间也不乏哪怕是短暂的愉悦。她深爱着故乡,但也珍惜着现下的生存状态。她也许于内心深处,或者精神情感上,就奔波于这故乡与都市之间。也正是在这城与乡的奔波途中完善着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鲁秦儿的诗中,几乎看不到对于社会大时代的激情抒发,她好像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其实也不尽然。她是将社会时代推向了诗的背后,而她现实性的感知触发,无不是社会时代背景下所激起的心音的浪花。或者,映现着社会时代的深影。而最终归结为人的现实下的情感心音。因为她所要抒发的不是风云翻滚和波浪汹涌,而是宁静心绪下生命情感的静谧沉思。

将诗视为是一种心音的自然而然地流淌,那鲁秦儿也就更加忠守于自己的心志。就此而言,鲁秦儿作诗也就是她言志的方式。她的言志,不是刻意表达,而是一种自然的言说,或者倾诉。也许正因为她是心音的自然流淌,因此,她的诗大多是随感而发,情之所动,志之而达,情志相融,因而诗也就成为她生命情感历程表现情态的真实记录。

近来因忙于一本书的撰写、统稿,其他事情都推脱掉了。鲁秦儿将诗稿发我让写序,她也是我的一位老乡,我们有着共同的故乡情,只好挤时间匆匆阅读诗稿,写下这粗浅的阅读印象。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是为序。□韩鲁华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