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报告文学何去何从
2008-11-28 15:13:1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报告文学》明码标价,千字千元刊发文章。新闻被曝光后,相信许多与文学有染的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惊讶、愤慨、尴尬、困惑……甚至还会有涩涩的同情。
    曾几何时,我国的报告文学创作可以用佳作连篇、绝响不断来形容:一批批诸如《哥德巴赫猜想》、《天使在作战》、《西部的倾诉》等思想深邃、纵横捭阖的鸿篇横空出世,它们饱浸人世间复杂而又美妙情感,将灼热的目光,投向人,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扩展,再现时代情绪与矛盾,形成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但是,十年一觉,好景全无。近10年来,严谨、厚重的传统文学遭遇网络非主流文学冲击,传统文学期刊的品牌效应日渐式微,受众数量急速流失。这期间,一度被誉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先锋”的报告文学,也是“繁华落尽梦无痕”。较之红红火火的上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现在的关注度几乎已降至冰点。
    网络滥觞改变了固有的写作方式与阅读方式,带来了大众化的文学狂欢。以报告文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学,一开始骄傲地固守精英化路线,等到危机四伏时,却发现时移世易,自己已成“烂柯人”。然而,针对中国特有的文学品种,报告文学,它走向式微的原因就更值得回味。可以说,除了网络冲击,它本身的一些问题也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文种的没落:
    首先,报告文学在定位上一直面临尴尬。“报告”一词要求从业者不能把作品做成虚构文学,但自己又不能等同于媒体记者;另一方面,“文学”又代表着铺陈、虚饰、夸张,这无疑与上述真实性要求相左。报告文学要写实、绝不骗人,但一定要用很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此文种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带着镣铐的舞者,让人对其存在价值与阅读价值不无深虑。
    其次,报告文学作为亦新闻亦文学的文种,在新闻媒体快速崛起的时代,并没有做好应对准备。近年来,充斥媒体的深度观察、揭批报道等无论在新闻的快捷性、量上、互动性、还是启发思考的深刻性上等,都已丝毫不逊色于报告文学。此时的报告文学,一如既往走老路,无异于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受众流失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再有,生存之惑和商业化冲击,也
    让报告文学难以独善其身。近年来,拉
    赞助,写软广告,功利心态和庸常的浮
    躁心理,不断侵扰到报告文学的写作视
    线,致使“披真写实、弘扬正气”的本真
    面目日渐模糊。前几年,《报告文学》因
    被爆刊发 《省委书记情迷发廊妹》、《刘
    晓庆身边的九个男人》等媚俗作品而饱
    受斥责;现在又惊现明码标价、收费发
    稿丑闻。无论以前的媚俗化之路尝试,还是现在的卖身求生劣招,无不在昭示,报告文学已经走到山穷水尽境地。
    前些天,上海译文出版社旗下的《译文》杂志停刊,引发文坛一片唏嘘。让人欣慰的是,一直致力于纯文学的《译文》,虽然经历了生存挑战,但却能一路“守节”,善始善终。反观《报告文学》,生存重负之下,又遭丑闻打击,这对命悬一线的刊物,无疑是雪上加霜式灾祸。此情此境下,让人不禁对其生存意志表示担忧。
    但是,作为一种曾给人带来震撼与力量的刊物,从感情上来讲,我们还是希望《报告文学》不要就此黯然退市,也希望报告文学界能面对时坚,认真反思,积极做出应对。
    报告文学何去何从?已经到了该回答此问题的时候。 (刘道彩)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