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晚上散步回来,经过自己家车位时,她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停着一辆陌生的汽车,心情瞬间就瞀乱了。
乱占车位始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小区住户四五百,车位却不到五十个,车多位少,加上物业不作为,这里成了“没王的乱蜂”。常常是主人的车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车塞进去,让人防不胜防。
情况好一点的,车上留有联系电话,主人的车回来后可以通知“不速之客”挪走,但也不是回回都能顺利“清场”。好多抢位司机推三诿四,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似乎是车位主人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正在求拜他一样。有的甚至骂骂咧咧,有几次差点打起来。
最让人头疼的是抢位车既不留联系电话又不及时挪走,夜以继日地霸占,让主人急得干瞪眼没办法。有一次,女儿不得已把车“寄放”在小区里别的车位上。第二天清早一看,自家车被车位主人的车堵在里边出不来,上班毫无悬念地迟到了。还有一次情况更糟。那天,小区里车满为患,找不到可以临时“寄放”的替代空位,女儿只好把车放到大街上,结果半夜被人把前挡风玻璃砸了,车上一片狼藉……
现在,当再一次看到车位被侵占时,她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憋闷沉重。她最反感这种“鸠占鹊巢”、肆意妄为的霸凌行为。
走到车跟前,她想看看有没有联系方式。绕着车转了两圈,车上什么也没有。用手拉了拉车门,车没有任何反应。
就在她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忽然从门卫室传来说话声,便急忙向门卫室跑去,想让门卫帮忙解决这个头疼又棘手的问题。
门卫室里,门卫老梗正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妇女聊天。“啥事?”看到她进来,老梗爱理不理地问了一句,像个官老爷。
“谁把车放我家车位上了。”虽然心中很不舒服,她还是尽量平静地说。“车号多少?”老梗仍然盛气凌人,牛气哄哄。
忍着鄙夷和反感,她跑回去看了车牌号,然后报给老梗。“不是小区的。”在一张纸上匆匆浏览了一遍,老梗大不咧咧地说。
“那怎么办?”她阴着脸问。“你打挪车电话。”老梗依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车上没有联系电话。你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她努力压抑着不断增加的怒火。“这事我不管,你们自己解决。”老梗梗着脖子,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一个文弱女子,遇到这种二夯夯货,除了脸色发白、嘴唇哆嗦外,没有任何办法。
从门卫室出来,她又气又急,不由得在车位前兜起了圈子。回想起老梗刚才那副欺软怕硬的嘴脸,她越想越气。扭头再看那辆车,车的样子更加气人。像个豪横的无赖,车依然霸气地停在那里,似乎在说:“我就占你车位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欺人太甚!”愤怒的火山终于爆发了,报复的想法油然而生。虽然她时常提醒自己“凡事要大度、包容”“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等等,但是,今天她实在忍受不下去了。
“怎么报复?”听人说,副驾驶外边的那个位置平时最容易剐蹭而又不易被发现。而且,自己刚才碰触时,车辆没有任何响动。干脆就在副驾驶外划一下,给对方“添堵”,给自己泄愤。就这样,被怒气冲昏头脑的她,用钥匙在车上快速划了一下。划完后,心里确实舒服了一些。
(二)
回到家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她把丈夫拉到一边,悄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丈夫先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然后慢慢举起了手……
“看看,被我的‘壮举’惊呆了,手都举起来了。这个喜欢骚情的家伙说不定会像平时那样托起我的下巴,一脸巴结,各种讨好……”这样想着,她不由得微微闭上眼睛,等待着那肉麻时刻的到来。
“那是我借的车!”没有等来肉麻的抚摸,耳边忽然响起一声无奈的叹息。睁开眼,只见丈夫一脸幽怨,那只举过头顶的手颓然放下。
“你平白无故借车干什么?”她疑惑地问。“明天是你父亲的生日,你提前好几天就叮咛我一定要去。你忘了?!去娘家路远必须开车,咱女儿上班要用车,所以我专门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车,谁知却被你划了。你让我怎么向朋友交代?!”丈夫忧郁地说。听了丈夫的话,她肠子都悔青了,她宁愿那一下划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车上。
第二天早上出发前,她和丈夫专门到车前看了一下,副驾驶位置,一道划痕赫然入目。因为划痕的事,她和丈夫心里蒙上了阴影,去娘家时,两个人都阴沉着脸,一路无语。
在父亲的生日宴上,大家都喜气洋洋,有说祝福语的,有唱祝福歌的……只有她和丈夫始终闷闷不乐、提不起精神,吓得母亲偷偷问了她好几次。母亲担心女儿和女婿闹矛盾了。
从娘家回来,她和丈夫顾不上回家,直接把车开到了4S店。他们要在朋友未发觉前尽快把车恢复原样。
听说修补划痕需要近千元,她心疼得直掉眼泪。但有什么办法,谁让自己一时犯糊涂呢?!她现在特别后悔,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种蠢事了。
(三)
第二天下午,一接到4S店“修好了”的电话,她马上就和丈夫还车去了。她想:“如果朋友责备,我就勇敢地承担起过错。”
车进小区,远远地就看见朋友站在楼下等他们。从看见朋友的那一刻起,她心里就像揣着兔子一样嗵嗵地跳个不停。把车停好,把车钥匙交给朋友,不敢多说一句话,她拉着丈夫扭身就走。
刚出小区,丈夫的手机响了,她本能地往话筒跟前凑去。“你是不是修车了?”话筒里传来朋友惊诧的声音。“啊…嗯…”丈夫紧张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她也跟着鼻尖冒汗。“你怎么能修呢?!”朋友声音突然变大了,似乎有些生气。“啊…啊…怎么了?”丈夫更加紧张,语无伦次。
“那是我蹭的!”正在夫妻俩惊慌失措之际,朋友大声说。“那天借车时忘了告诉你,副驾驶外有道划痕,是我蹭的。我觉得一点划痕不碍事,就没管。你大概以为是你蹭的,然后就修了?你看不出来那是旧伤?”朋友笑着说。听了朋友的话,她和丈夫长长嘘了一口气。
“修车多少钱?我转给你。”朋友接着问。“转什么钱?!朋友之间说这话就见外了。你修我修还不是一样的,反正都得修。”丈夫豪气地说。
“这不行,我得把钱给你。让你用一下车,还让你替我修了,这话说不过去。再说,我这车随便修一下上千块,就你那点工资,吃不消……”朋友笑着说。朋友是个直肠子,说话直来直去。
逼问了好几次,丈夫始终不说钱数。朋友急了,直接转了一千元过来,催丈夫赶快收了。
“闹了半天,原来是一场乌龙。那么,自己那天晚上划车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天晚上根本就没划伤车。因为从来没干过坏事,一干坏事就高度紧张,慌乱中她只是拿钥匙在空中比划了一下,连挨都没挨上,自然谈不上划伤。
虽然虚惊一场,但这次特殊的经历却给了她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走极端。“生活中难免会有矛盾和纠纷,一定要采取合适方式、合理途径化解。千万不能因一时冲动,采取极端行为。如果那天真的把车划伤了,受伤的不仅是车,还有自己的人品。以后自己还能在人前说起话、抬起头吗?!一旦触犯法律,那麻烦就大了。”她想。(秦永毅)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