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追思费秉勋先生
2023-07-17 09:17:4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王新民

惊悉恩师费秉勋先生仙逝于千年名刹香积寺,心中悲痛但不觉突然,一周前就风闻费老师从医院迁居香积寺,已不进食,概不会客,想必费老师是在平静中离开人间的。

费秉勋先生曾在西北大学做过我半年的选修课老师,因时间短暂,接触不多(与两人都寡言少语不无关系),故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毕业后,虽少来往,但却通过书报刊、广电等媒介不时看到费老师的大作新著和学术踪迹,知道他发起成立了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也不时听到有关他的神秘传说,不知不觉,他在我心目中越来越神秘。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又和费老师见面了,重叙师生之谊后,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以请教的口气询问费老师:“书摊上周易卦卜的书是否掺杂迷信成分?”答曰:“无所谓迷信不迷信,周易本身是科学的,至于后来者阐释得正确与否,那就要因人因书而论,不能用迷信一概而论。”当我爱人请费老师给她测测时,费老师板了脸道:“不敢当,切莫信那一套。”

费老师所著的神秘文化方面的著作我几乎没有读过,不能妄加评论,但他的获奖著作《贾平凹论》(荣获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表彰奖),却读了不止一遍。从此书中,我深知费老师是一位严谨缜密、治学有方的学者。从《西安晚报》所发表他的系列随笔杂谈中,我深信他是一位正直、朴诚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在我心中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和荣幸。

费老师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学者。贾平凹的《废都》写出后先送他过目,他看后出人意料地摇了摇头,贾平凹和朋友急忙请教,费老师却秘而不宣。直到《废都》出版后,在一次电台热线讨论中,当几个读者对小说提出质疑和异议后,费老师才一吐真言,说:“从这部书创作到出版,我有一个估计,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平凹这本书具有相当大的超前性,现代意识在中国还没有产生,因为现代意识是科学高度发展时期产生的,现代意识现在只有极少数先知性文化素质高的人才有,所以我不主张平凹发表这部作品。从听众反映看,这本书目前还不会被很多人所理解,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是有的,也许是传世的,但出现得有些早。”不久后的事实证明了费老师预见的准确性。

《废都》之所以未被不少人所接受,也有一个理解的问题,对此费老师有独到的见解:“我自己认为,它在全面写实的时候,创造了自己的意象世界。”在列举了《聊斋》《水浒》和《红楼梦》的意象特点后,他指出:“《废都》也是抒发苦闷,通过意象抒发他自己生命悲凉的东西,所以写法和咱们习惯的一些东西的写法不同,习惯的东西爱直截了当把它写出来,而《废都》是借男女之情的曲径表情达意。”

当《废都》争议出来后,作为评论家,费老师又出人意料地主编起小说的评论集来,试图通过高质量的评论文章引导读者准确地理解小说。只是他主编的书当时迟迟在大陆出版不了,后来几经周折在香港某出版社出版,终于与读者见面,我有幸获赠一本。

费老师不仅在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上造诣极深,著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悲与美》《黄庭坚诗艺发微》《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贾平凹论》,而且在舞蹈、易学和书法上也有精深研究。

费老师是专家还是杂家?是学者还是风水大师?是人、是神?还是半人半神?每当亲朋好友询问我对费老师的印象时,作为学生的我难下定论,只好模糊其词曰:“令人费解的费先生。”

2008年,在南二环某饭店参加费老师七十大寿庆贺会,与会的贾平凹致辞说:“他大我十多岁,我二十岁时称他为老师,终生都称他为老师。这不仅仅是一般的尊称,确确实实他是在为人为文上,一直给我做着楷模,我时时对自己说,也当着别人的面说:永远向费先生学习。”费老师发表感言时在对大家的光临致谢后,表示要做一个可爱的老人。

2018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的费老师八十大寿庆贺会上,贾平凹致辞时称赞费老师“大雄藏内,至柔外显”,希望能一直向他学习做人与做学问的精神,并题词“贯通老人”。“贯通”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连接,通连;全部彻底地了解。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

今年2月18日下午,阳光明媚。我与孙见喜、孔明二位师友雅聚后去看望可爱的费秉勋老师。师生师友相见甚欢,忘乎所以,以致费老师女儿给父亲送来饭而不觉,告别费老师时才发现放在客厅桌子上的饭菜,我们抱歉耽误了老师按时用餐。费老师说没关系,热一下就好了。我们不让费老师送,请他赶快吃饭,就拉上门要走,不料费老师还是打开门,我跑过去以为有何事,就问有何吩咐?费老师说没事,他是要目送我们离去,他说隔壁就是女儿家,每天做饭送我。看来费老师有一位孝敬老人的女儿,他的晚年是幸福的。

几年不见,费老师已显衰老,但精神尚好,神奇的是他竟然躲过新冠病毒的袭击,迄今没有阳,莫非冥冥之中有神灵保佑?正如孔明所言:此是疫情后第一次见费老师。此次见面,费老师话更少了,但思维活跃清晰,言语里既见睿智、洞明,又见温和、慈祥。

遗憾的还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费老师3种著作,正在校对中。师生阴阳相隔,唯有以书会师,拜读费老师的著作了。

痛定思痛,不禁联想到陶渊明《神释》中最后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或如费老师的同事、著名历史学家、诗人武复兴先生挽联所言“秉勋眼力向千古,不废仙风流万年”。那么,就遥祝费老师无忧无虑飘飘欲仙地往生极乐世界吧。

 

费秉勋先生出生于1939年9月,西安蓝田人。196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西北大学教授,著名文学家、评论家、易学家。2023年7月13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溘然长逝,享年84岁。他生前博学、儒雅、慈爱,是陕西文坛一位深受尊敬的长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