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一位新闻记者的职业情怀
2023-11-06 14:01:59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编者话:
  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煤炭工作又以艰苦著称,阳光与黑暗的交替,热能与冰冷的反差,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产业队伍,也孕育出一个个赤胆忠心、阳刚大气的煤炭新闻工作者,他们肩负着社会责任,承担记录煤炭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行走在矿区的生产一线,有了这种责任和使命,他们的生命里程才有震撼和感动。
  在第24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编发的这组稿件,记录了一位长年奋战在煤炭战线的新闻工作者在不同时期的工作片段,让我们通过这个小小的侧面去领略广大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职责,不负使命的工作风采和精神风貌。

  新闻敬业精神衣钵的传承者

  □王继明

  在读过中国煤炭报记者王成祥采写的系列报道《陕北煤田现状调查》之后,又方跻身于处在陕北的我国亿吨煤炭基地的神东煤炭公司新闻界,能近距离目睹和采访中国最现代化煤矿的创新发展历程,好像突然站在世界煤炭之巅,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又好像在面前突然

  展开了一场人生事业的大舞台,不施粉墨即可登台恣肆。岁至花甲,人入暮年,得遇如此幸事,自然而然地在心里念叨能持续关注陕北、锲而不舍地深入煤海采访的王成祥。念叨之余,就情不自禁地再次捧起了他前几年出版的新闻作品集《图腾如鸿》。

  今年阳春三月,在塞外煤都神东,又意外地得到王成祥新出版的另一本新闻作品集《冰点》一书。故人大作,除装潢设计、印刷精致,收录文章的厚度,体现一个煤炭新闻人的风格外,而且相当大部分的都是写我工作生活30多年、魂牵梦绕的铜川煤炭事业发展的事情,兴趣倍儿浓,几乎手不释卷地一篇挨一篇拜读了两天。读后感悟颇多,但由于正在为一桩大神东的煤炭系列报道奔忙,故而一直没有下笔。然而,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就像欠下了一笔债务似的,不偿还就寝食难安。

  对于王成祥的新闻作品,高层人物与名家已多有评点,自忖再多费口舌也难免像李白面对黄鹤楼上的崔颢题诗一样,无奈地叹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再不然,就非落入俗套子不可。于是想独辟蹊径,不对《冰点》妄加评议,而是想从与成祥的多年交往入手,着力于他的敬业精神与人格魅力。

  同是新闻人,同受新中国煤炭新闻事业的熏陶成长起来,也就非常自然,一下子想到了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范长江。把煤炭新闻人王成祥与范长江联系起来,虽然超出了煤炭新闻人应该对照想象的范畴,但是,就新闻事件报道的由衷,和对社会的责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考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其实早在2007年看到王成祥发表在中国安全报、中国煤炭报上的西南、西北地区关于煤炭资源开采的系列报道,以及《编采之友》上关于赴青藏高原和罗布泊采访的体会文章时,就在无比震惊、触动之余,脑海里冒出了“范长江”这个名字。

  在煤炭新闻界,敢于深入到几百里乃至上千里荒无人烟的大荒漠大戈壁,尤其是敢深入到当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及一个余姓旅行家葬身成谜、至今尸骨难觅的罗布泊,恐怕鲜有其人了。但王成祥去了。范长江因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孤身从成都出发,徒步2000多公里,入川西,出陇东,北上陕北,采写出轰动一时的《大西北一角》报道,而在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留下璀璨的一页,以至以他当年创建中国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日子11月8日作为今天的全国记者节,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

  与当年的范长江相比,我们煤炭新闻人王成祥所走过的路、走过的地方、采访的面积大多了,从西北到西南,从华中到华北,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他的足迹。当然,王成祥借助的多是现代交通工具,一日可行千里。但也不尽然,在调查陕北煤田现状期间,免不了荒漠旱塬上苦行僧式的徒步行走,他坐在陕北老乡毛驴车上的镜头,和前年在神东一遇陕北调查中的成祥风尘仆仆模样,至今一直难以忘怀;更不要说采访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风险了,因为并不是任何人都欢迎采访的,冷脸冷板凳事小,既得利益者恶狠狠的威胁常常让人不寒而栗。而且,干煤炭记者,常常需要下矿井,钻巷道,爬掌子面……可以说,王成祥《冰点》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勇敢、意志、辛苦与心智、血汗乃至付出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牺牲的结晶。

  第二个想到的就是自己。从事煤炭新闻事业20多年,与成祥的人生轨迹基本一致,都是农家出身,年轻时下矿井当采煤工,而后通过从事企业新闻宣传改变命运,多靠自学成才;不同的是自己没像成祥那样当过采煤班长,在下井一线长达10年之久。可成祥很快就跻身成为国家煤炭新闻界最高最大的新闻媒体中国煤炭报的大牌记者,虽说是兼职,但含金量一点也不含糊,而且干得有声有色,从渭北山沟的小煤矿走出,走出三秦大地,走向大江南北,走向青藏高原,走进燕赵故地,走进共和国首都,人生事业空间在不断拓展。

  大凡与王成祥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身上既有农民式的朴实、憨厚、犟牛劲,又有矿工式的坚韧、顽强、勇敢劲,还有非常适应现代社会的精明、灵活、应变劲和敢于开拓、善于开拓生活空间、社会空间的创造劲。性格的多样性造就了成祥人物的鲜明性。他把他身上的这些优点聚变式发挥到一种极致,使他既能在新闻写作上有所建树,又能在社会空间、人生空间上有所拓展。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真得感谢造物主赋予我们一个成祥这样的杰作。如果成祥进入政界,他也许会有很好的前程,而且正如他在自序里坦言,他不是没有这样的机遇;如果成祥闯入商界,他也许会打拼一大块天地,但成祥却死心塌地地选择了新闻事业——没有更好的理由解释,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对新闻事业如痴如狂的热爱。

  原载2008年《神东煤炭报》

  执 著

  □张发明

  年初,王成祥电话告诉我:《中国作家》杂志,2009年第一期刊登了他的中篇记实文学《无底的暗洞》,希望我能读一读提提意见,并很快又给我寄来了杂志。这是他继2005年《图腾如鸿》和2007年《冰点》两部新闻集子出版之后,又不断发表在各级报刊上众多作品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篇力作。看着杂志,想着他在“爬格子”领域的累累硕果,为他高兴之余又有些感叹:这家伙写起东西来,还真有点拼命三郎的味道。近几年就有上百万字的作品见诸各级报刊,而且越写速度越快,越写质量越高,频频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好评和关注。

  作为《中国煤炭报》的驻地记者,长期以来成祥放弃了大量的休息娱乐时间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的发展和写作上,只要你认真去读他的作品,就能感受到成祥所写的那一篇篇沉甸甸的文章里都沁浸着他的心血,你就不难发现他的文章里渗透着他分明的爱憎。他既是一个“歌德派”——用自己的眼睛把在生活中发现的美的东西采撷下来奉献给广大的读者,使你读起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一种心灵上的启迪和净化。同时,他又是一个“揭露问题派”——把生活中丑陋的东西通过缜密的调查记录下来,曝光在社会大众面前,给人一种深思和反省,一种震撼和愤懑。综观成祥的作品,不管是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好,揭丑的负面调查报告也罢,都尽显他热烈的激情和冷峻辛辣的笔触,充分展示了他娴熟的文字功底,及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这就是成祥的功夫。

  我和成祥的相识,缘于十几年前《中国煤炭报》在苏州召开的记者和通讯员工作会上,在宾馆里我们俩被安排在一个房间里。成祥为人处事谦虚,低调,热情,给我一种很淳厚很让人信赖的感觉,所以我们就有了多次彻夜的“侃大山”,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侃,但侃得最多的还是采写新闻的认识和体会。因此,彼此就有了相互的了解,就有了更多相同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成祥在陕西,我在河北,相距千里之遥,都身担繁重的工作,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平时一个电话的问候,一个短信的祝福,都会倍感亲切,就多了一层相互的牵挂,就有了一种极大的鼓励,码起字来就格外顺畅……

  成祥走上新闻道路,有他的偶然性又有他的必然性。他从小就热爱读书,爱好写作,特别是部队的几年生活启迪和培育了他“舞文弄墨”的理想之梦,正像他自己讲的,入伍半年他就成了连队官兵公认的笔杆子,办墙报,写讲话稿,报材料,甚至帮战友写家信,凡是连队有关文字动笔的活儿全归他,并多次参加了部队举办的写作培训班,这为他以后从事新闻工作打下了雄厚的文字基础和写作技巧。退伍回到偏僻的农村后,为了养家糊口,他被一家煤矿招工当了一名井下采煤工,一干就是十年。这3650个昼夜在800米地层深处,使他经历了人生中充满险境与悲壮的洗礼,体验了世间的美与丑,爱与恨,战胜困难的信念,为他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知识和历练了他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当他发表在《中国煤炭报》头版头条《领导啊,您怎么光知道训人》的稿子,不仅获得煤炭报当年新闻杯赛一等奖,不仅在他所在的蒲白矿务局、也是在整个煤炭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正是这篇稿子成为他生命历程里的重要拐点,结束了他在大地800米深处的磨炼。这篇稿子产生的影响,看来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正是孕育在它的必然性之中,孕育在厚积薄发和平时积累的基础之上。也正是这一篇稿子的见报,倍感鼓舞的不仅仅是他一人,矿上发现并认识到他的潜质,他的发展,他的可造性,就很快把他送进了省委党校新闻专业深造,使他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闻的理论知识,感悟到新闻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作用,思想境界及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飞跃和升华。

  20年来,成祥的才华不断得到施展,一篇篇深度报道和长篇通讯频频出现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一篇篇纪实文学不断出现在一些文学期刊上,不少作品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沉甸甸的成就都凝聚着成祥的心血,是用一个个艰辛劳作垒砌而成的,每一篇稿件都是他按照自己的良知和感悟,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闻事实去采访、写作。为了写好每一篇稿件,他必到现场,必见事件发生的当事人和旁观者,从来不采纳那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或以资料改新闻的事情,这就是他的文章能给人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内在原因,不了解成祥的为人处世就很难发现他这个最根本的原则。这就是说成祥的文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走”出来的,茫茫的戈壁大漠,苍凉的青藏高原,青草葱茏的内蒙古草原,群峰环绕的巴山蜀水……凡是有煤建人出没的地方,不管是荒岭僻壤,还是穷山恶水,都曾留下了他辛勤奔波的坚实足迹。一个个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一个个锐意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企事业集体,从井下掌子面的采煤工到大型企业的经理,局长,矿长,教师,医生等,只要有新闻价值,都是他追踪采访的对象,在他的笔下鲜亮清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跃然纸上,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就像昨天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透过他的作品,可以看到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听到民族阔步前进的旋律,也可以感觉到他对一些社会时弊的鞭笞,对一些生活中不正常现象的揭露,特别是他来自工作生活最真实的体会和目睹了职工的艰辛和勤劳,他的文章里既有对职工奉献精神的高歌,又有为改善职工安全生产环境的呼声。透过他的文章的背后,你可以感觉到他浓浓烈火一样的追求,一丝充满挚爱的柔情,一点淡淡的惆怅……

  综观成祥的作品,我总认为他对揭示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类文章颇有建树,从最早的《领导啊,您怎么光知道寻人》到《一波三折终揭盖——陕西黄陵"915"矿难瞒报案真相》《无底的暗洞》等一篇篇力作,都渗透着他高举抑恶扬善的大旗,用笔作枪投向社会中的丑恶,揭露出生活中的弊端,读来无不令人忧心激愤,无不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高端层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他的长篇记实文学《无底的暗洞》揭露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那种不顾整体利益,为了局部的小利,对煤田盲目的无序的野蛮开采,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侵犯了当地居民的利益,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给他们的生存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深度的调查报道,揭示的不仅仅是煤炭产业在结构调整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主要还是在社会变革中管理体制滞后新形势发展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鞭笞社会中的丑陋,批判生活中的污垢,反映出成祥是一名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记者,反映出他做人的良知和正义,要知道采写这些负面的报道,有时候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要付出加倍的心血和艰辛。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勇气和激情,还需要一定的政治素养和拿捏政策的水平,才能通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成祥正是具备了这些条件,他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分析问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写起来文章来就游刃有余。

  新闻记者的工作是很“阳光”的工作,一篇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一篇有重大信息的文章,都会在社会上引起一定的轰动效应。人们在关注新闻的同时,也会对新闻的传播者投以敬佩的目光,成祥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成了“名人”“名记”,有了很响的知名度,得到了圈内外同道朋友们的称道。因此,他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不少事业有成的有识之士诚恳的邀请他加盟,一起创业,共同发展,有的项目事业从条件、基础、潜力、前景都非常看好,他却在认真权衡之后,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一天晚上,成祥给我来电话互问近况后,告诉我有个单位邀请他到某煤矿任主要负责人,他拿不定主意,想听听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你奋斗了这些年,也算是个“正果”吧,我举了很多“行”里跳槽者的故事。我知道成祥是一个从贫穷农村出来的孩子,可见优厚的薪金对他的诱惑力。可成祥思忖了良久说,我确实需要钱,可我舍不得我目前的工作,看来我这一辈子只能在新闻圈子里爬了……他还是舍不得离开或偏移他心中早已锁定的坐标。

  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追求和定位,成祥把自己喜欢热爱的事业作为他终身奋斗的终极坐标,他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冲顶,他要严格对待每一个细小的过程,用他的一生,因为那是他心中永远如鸿的图腾,他眷恋着给他博大胸怀的黄土高原,眷恋着曾给他灵气的那片热土,他永远不会忘记培育他成长的“煤”字号老师,他固守着自己的孤独,耐得住任何寂寞,执着的守护着自己心中的图腾,如同守望着每一个日出……

  原载2010年《中煤一建报》

  从地层深处喷发的火焰——访“一个煤矿生产班长”

□艾凡

  署名《一个生产班长》的文章:《领导啊,您怎么光知道训人》在《中国煤炭报》1月18日头版头条刊发后,好似从地层深处喷发的火焰,带着热烈的呐喊与祈盼,呼唤着干部作风的转变。这个从巷道里发出的声音,正向不同领域和层次冲击,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应。

  《中国煤报炭》通联部主任彭刚说:“这是近几年少见的好稿子,在讨论编发为头条时,编前会的意见是一致的。”

  这篇产生轰动效应的稿件作者是谁?这位“生产班长”在哪里?有人说是一个人,有人说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直到我在西南西北通讯员表彰会上见到他时,我才确信他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整体。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生产班长”。

  他叫王成祥,是马村矿采煤二队班长。我在他所住的招待所采访了他。

  他,28岁,中等个头,陕西蒲城人,说一口地道的陕西乡土话。他高中没毕业就应征入伍在部队期间就爱好新闻写作,《解放军报》《空军报》上都发表过文章。1982年复员到矿山,由工人到班长,是《矿工报》的通讯员。

  “你是怎么抓住这条大鱼的?”我开门见山地问。

  “我在煤矿一线有八个年头了,和矿工结下深厚的情谊,对矿上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深有感受。”别看他是个煤矿的硬汉子,一说话还爱脸红呢。他告诉我,去年11月中旬,眼看任务要泡汤,“我这个不知挨过多少训的班长憋足一口气要干一场,不蒸包子争口气。结果,就象那篇稿子写的,煤还是没出来,我不挨训的努力又一次失败了”。在升井的途中,他萌发了写稿的念头,边走边思索。“领导啊,您怎么光知道训人”就在脑子里酝酿成了。到宿舍没顾上吃饭就开始写稿子,最初在局里的《矿工报》二版上刊发,反响不大,便下决心向《中国煤炭报》投了稿。

  “你这‘小人物’要去揭‘重盖子’,不怕吗?稿子发了后你遇到什么麻烦没有?”我担心地问他。

  “我没有想到怕,我是出于公心,写的是事实,是矿工的呼声”。他兴奋地告诉我,这篇编辑部配了短评的头条,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全局展开大讨论。局长在职代会上说:“这篇文章我一连看了几遍,写得好!它找到我们一些单位管理混乱,工作作风浮飘的要害部位。”

  “你在《矿工报》上发稿用的是你的名字,可是在《中国煤炭报》上发稿时用的是'一个生产班长',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发稿时有顾虑?”

  “我没有顾虑。”他爽快地回答了我的提问,还引出一段“大”编辑与“小”通讯员的感人故事。

  “我从来没有想到《中国煤炭报》能够采用,当时心里也没底。没多久我收到编辑的来信,才放下心来,随之又激动不安。陈昶编辑在发稿前后给我写了4封信,他在信中曾征求我对署名的意见,我想在矿工报上发稿时署的是我的名字,现在也用不着署别的名字。但是,编辑部从爱护作者角度考虑,还是隐去我的名字,我永远不会忘记陈昶老师和编辑部的其他老师,对一个普通通讯员的体谅和关怀。”

  王成祥热爱生活,热爱矿山,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善于从生活中捕捉有深度、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线索。1989年他采写的于明之老人退休后为儿童辅导外语的稿子《一个不甘安逸的人》,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二等奖,并被《老年人》杂志选用,他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兵头将尾的故事》《有这样一位矿工》《昔日留不住,今日不愿走》等60多篇稿子。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小王扎根于矿山生活之中,吮吸着矿工生活的养料,决心用笔来讴歌他的伙伴,反映他们真切感人的生活。在采访结束时他对我说:“我还是要写下去的!”

  原载1990年《中国煤炭报通讯》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