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帮母亲理发
2024-02-07 09:49:4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梅小娟

给七十七岁的母亲理发,于我,是头一遭。

小区停电停水,我被迫来到了相隔不远的父母家。母亲端坐在客厅椅子上,瘦小的身形掩在一团橘色的阴影中,认真地看着电视里的谍战片。

“啪!”母亲起身打开了所有的灯,我的突然造访让母亲有点欣喜。她看看我,扫两眼电视,叹了口气。发现我注意到她,笑了笑,“帮我把前面的头发剪一剪,挡眼睛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在我们面前说话没有了往日命令的口吻,语气柔弱,小心翼翼,生怕被碰钉子似的。从橱柜里拿出梳子、剪刀,扯了一块布当围布,准备给母亲理发。这对于几近五十岁的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我左手持梳子,右手拿剪子,围着母亲转了一圈,不知如何下手这第一剪。灯光下,母亲满头的白发有点眩目,脖颈处头发不规则,密集、翘曲,脑袋顶上稀疏、绵软。看着满头白发的母亲,我怔了怔,似乎看到了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深深印痕。

凌晨,大地一片黛青,一弯残月香蕉似的挂在树梢上。母亲矫健的身影在前面,肩上挑着刚从秧田里拔出的一捆捆秧苗,腰身一闪一闪,两条麻花辫用手绢随意地绑在一起,在身后有节奏地摆动,如随时准备起飞的鸽子。这是年轻时的母亲,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普普通通的,整日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村妇女。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刚记事,家家分田到户,此时的父亲在遥远的陕西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据说那里是重重叠叠的大山。父亲的身影是模糊的,几年一次的探亲,刚刚由陌生变成熟悉,就又要分别。家里没有了男劳动力,我们兄妹尚小,家里就苦了母亲。她个子小,手脚麻利,锄地、收割这些农活根本不在话下,肩挑背扛的体力活做起来就比较吃力。看着母亲原本乌黑的头发一日日失去光泽,变得毛糙,甚至灰白,我很心疼,每天放学回来,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半夜一觉醒来,母亲凌乱着头发,坐在灯影下,把前一年缝的棉裤拆开,重新絮棉花……“妈,快睡吧。明天去秧田叫上我,我脚小,在水田里做活更顺手。”

母亲笑笑说,“行!把草除掉,就没有了占肥的,二季稻子长势好,过年你爸回来就可以多做些米粑了。”一提起父亲,母亲一脸的幸福。转过身,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脑袋,轻柔地说:“妈听你的,早点睡,明早还要带你下田咧。”那一夜,睡在母亲身边,很香甜。

幼年时,我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有怨、有怕、有疏离。其实,母亲带着我们在土里刨食,父亲有一份旱涝保收的“皇粮”,家里的日子不至于拮据,但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与母亲结婚时,还有三个弟妹并未成家,父亲的脊背上驮着一个大家,手里拎着一个小家。

90年代初,一纸家书,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母亲带着我们兄妹来到了秦岭深处的红光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她显得很年轻,脸上终日挂着一团笑。

本以为能享清福的母亲,在人生地不熟的红光沟开始了另一种奋斗。每天早晨不到五点,便赶到劳动服务公司的豆腐坊,开始磨豆子,熬豆浆,走街串巷卖豆腐脑。为了干活方便,母亲剪掉了齐腰长发,变成了后来几十年一成不变的齐耳短发。迎着朝霞,微风吹拂着母亲的短发,如同镶着一层金光……

我们长大,相继有了自己的小家。母亲又把自己变成了一只陀螺,围着孙辈们转,带完大的看小的,这个刚送进去学校,一会儿又要把小的从幼儿园接回,不得消停。如今,侄子也走进了大学,没人需要的母亲终于安静下来,可一并弯下的还有母亲略微俯下的身姿,以及霜染的发。

手中的剪刀落下,母亲的头发开始飘落,灯光照在母亲洁白的发丝上,银光闪闪,有点刺眼。根根白发,见证了母亲操劳的一生。母亲的白发继续在我生硬的剪刀下飘落,看着这些白发,鼻子不由得发酸。

屏气凝神,一点点,剪去那些长头发。细碎的发碴落在母亲皱纹横生的脸上,我用纸巾轻轻拂拭,原本红润的脸庞,现在已经没有了光泽,两鬓爬满了褐色的老年斑。时光就这样把一个曾经走路带风,吃饭风卷残云的母亲,变成现在颤巍巍模样。

洗头,吹干,我一直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想松开。余下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充当母亲的理发师,唯愿岁月的脚步慢些,再慢些,让我好好陪伴母亲,在叠加、沉淀、延伸中温暖时光。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