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贺绪林为“陕西的保尔”,是陕西作协原副主席王汶石老先生1985年5月在杨凌采风时,给贺绪林的题词。
贺绪林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著名作家,他在弱冠之年不幸受伤致残,双下肢瘫痪。面对伤痛、病痛,他不低头、不屈服,靠着对生命、对文学、对生活的热爱,顽强拼搏、努力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走出了命运的阴影,以超人的毅力坚持文学创作,迄今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多万字,获得多种文学奖项。
最近,读了贺绪林新出版的自传体文学作品《走出至暗》,我尤其赞同“陕西的保尔”的说法。读这本书,我的眼睛湿了好多次,感想也很多。
首先,我认为《走出至暗》是一个优秀作家的成长史和奋斗史。作家贺绪林以自传体的手法,真实、自然地记录了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发展。小时候的苦难,吃不饱、穿不暖,偷苜蓿、烤玉米棒;青年时的灾难,打胡基盘炕、到食品公司交猪、上水利工地修水库;伤残后的痛苦、没钱治病的艰难、忍受伤痛心痛的折磨、求医路上的艰难;中年时为文学创作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不易……汗水、泪水,一桩桩、一件件,让人伤心泪目。
读《走出至暗》,我一直被贺绪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感动,特别是他在生死之间纠结困惑的时候,我的心一直揪着,也为他的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着。所以,我认为《走出至暗》是贺绪林的苦难史、成长史,更是一部奋斗史。
其次,《走出至暗》不仅是贺绪林自己的成长史、奋斗史、发展史,同时也真实反映了他身后大的社会背景。从吃“大锅饭”“瓜菜代”的困难时期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青年返乡到“土地承包”、改革开放,作家贺绪林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给读者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陕西关中农村生活在底层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作家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的崇高境界和责任意识。
再者,《走出至暗》反映了一个优秀作家善良和感恩之心。这部小说27万字,贺绪林千难万苦,没有一句怨天怨地怨别人的话,到处都是感恩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把每一个人物都写得真实而生动。脾气暴躁却勤劳勇敢的父亲;吃苦耐劳、慈祥仁厚的母亲;贤惠善良的堂嫂康桂芳;天使般的妻子邓亚苏,这些人是贺绪林的至亲,他们在贺绪林的生活中,特别是贺绪林伤残后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一点一滴都入了贺绪林的文字。贺绪林写的时候流泪,我们看着看着不由得眼睛也会潮湿。这是贺绪林发自内心真情的书写,这种感恩之情,贺绪林在作品中表达得非常充分。
在《走出至暗》中,贺绪林还写了乡亲们对他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那些在他文学创作中给予他支持帮助的文学界老师和朋友,哪怕是一件小事,他也念念不忘。譬如北京的何启治,陕西的胡采、杜鹏程、陈忠实、王汶石、商子雍、赵熙,电视编导丁玉清等等,他都铭记在心。
滴水之恩,永世不忘。贺绪林是个有心人、有情人,仔细琢磨《走出至暗》的每一个情节、细节,贺绪林的这种爱心、仁心以及他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无处不在,处处都有。所以,我说《走出至暗》也是一部感恩的书。□周养俊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