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生活的重担像一座大山,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我小时候,母亲没奶水,是奶奶用羊奶、开水泡馍、红薯喂大了我。那些粗糙却温暖的喂养,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因为营养不良,我体弱瘦小,但农村孩子,只要没有生病,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
暑假,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母亲早早就起床喂羊、喂鸡。挤好羊奶,就会喊我起床,去村子前边街道卖羊奶。卖羊奶的钱就放到窗台的玻璃瓶里,我知道那是母亲在为我和弟弟攒的书本费。那玻璃瓶里装的不仅仅是钱,更是母亲对我们的期望。
每天下午我和弟弟都要放羊,给羊割草。鲜嫩的草只有玉米地里才有,我们就去玉米地拔草,玉米叶子划在脸上、胳膊上,火辣辣地疼。为了早点把篮子装满,偶尔我们也耍个懒,在篮子下面垫些树叶。回到家,母亲看到草篮子是满的,就不会唠叨我们。其实我们的小伎俩,母亲总会被识破,但她从未说过我们。毕竟那时候,我们只有十一二岁。
帮母亲打水,压水井的铁手柄,弹起来打破了我的额头,缝了好几针。母亲总是埋怨女孩没有用,啥都干不了。是的,因为我力气小,干不了那些需要很大力气才能完成的劳动。就连不需要多大力气的农活我也干不好,每次帮家里种蒜、摘豆子,不需要多大力气,却是我最怕的工作。
这两项工作要么需要长时间蹲着,要么就弯着腰。蹲下去干活再站起来,我就会眼前发黑或者直冒金星,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贫血引起的。个子小小的我,在田野间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顽强。
后来我工作了、结婚了,以为自己从此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在儿子四岁时,公公又得了癌症,从发病到去世只有五个月,五个月我们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许多债。我和老公又过上了还债的日子。
生活就是这样,你不知道命运会给你扔什么样的泥巴,但是无论扔什么样的泥巴,我们都要接住,并在这些泥巴里种出生活的花。
如今,当我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苦难已化作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不再害怕,不再退缩。感谢那段艰难岁月,感谢那些让我成长的挫折。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