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是为什么,似乎对雁门关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观看电影《夜袭》,当听到“雁门关”三个字时,马上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网上查看,知道了雁门关的大致情况。在山西的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云中山。它的北面,是荒凉的大漠,它的南面,是繁华的中原。云中山像一堵墙,横亘在大漠与中原之间。
有一条古道穿过云中山,北连大漠,南通中原,生活在大漠的游牧民族经常沿古道南犯。为防御北方的侵略,中原王朝在云中山的垭口上修建了一道关卡。高耸的垭口特别像一座门,加上大雁常往飞其间,人们便把垭口叫做雁门,把建在垭口上的关卡叫作雁门关。
抑制不住对雁门关的向往,仲春一个明媚的早上,我们出发了。
我们是从雁门关南边进去的。一下车,就感受到一股沁骨的寒意。环顾四周,山坡上的雪尚未融化,河流里还结着厚厚的冰。
走进景区检票口,首先看到的是和亲亭。
和亲亭和昭君出塞有关。汉朝时,北方匈奴时常南下骚扰,让汉王朝十分头痛。汉元帝年间,匈奴单于呼韩邪入汉朝自请为婿,汉元帝求之不得,自然爽快地答应了。
汉元帝当然不会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给单于,于是便决定从宫女里面挑选一位当作公主和亲。宫女们很想出宫,但是没人愿意远嫁匈奴。就在这时,有一位宫女主动站了出来,她的名字叫王昭君,湖北秭归人,17岁时被选入宫。
王昭君从长安出发,渡黄河,过太原,一路迤逦北上,来到雁门关下,与呼韩邪单于曾在此休憩。
从和亲亭往上,山路越来越陡。
走到一个叫“分道碑”的地方,无意间一抬头,雁门关赫然出现在前面的山顶上。远远望去,蔚蓝色的天空下,雁门关直接天际,关城像是天上的宫殿,关墙像是随风摆动的飘带在天上绕来绕去。
气喘吁吁地正往上爬着,路边一个写着“雁池”的指示牌引起了我的注意。雁池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为商旅汲水之处。相传,过往的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美貌,竟忘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此池之中。
从雁池往上转过一个弯,有一段古道。古道路面有的是用拳头大小的乱石铺成的,有的凿在苍灰色的基石上。走在乱石铺成的路面上,身子前仆后仰、左右摇晃,颠簸得像是筛糠,稍不留意就会崴脚。苍灰色基石路面上有几道深深的车辙,给人一种古老沧桑的年代感。
走过古道,就到了镇边祠。
镇边祠是为了纪念历代守关将军而建的,里面供奉有西周的姬幸、战国的李牧、汉朝的李广、卫青、霍去病、隋朝的李景、唐朝的薛仁贵、北宋的杨家将、明朝的徐达等。
李牧凭借雁门关之险,击败匈奴十万人马;李广、卫青、霍去病率兵和匈奴在此激战,大获全胜,威震塞外;薛仁贵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继业曾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当站在李广的塑像前时,我不由得想起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动人诗句。
在镇边祠里,还专门开辟了一间八路军在雁门关抗战的展室。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队在忻口的防御作战,10月18日、21日,八路军120师一个团两次在雁门关设伏,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
10月19日夜,在雁门关脚下,八路军129师一个团袭击了日军阳明堡机场,歼灭日军100余人,炸毁飞机24架。电影《夜袭》反映的就是阳明堡战斗经过。
从镇边祠出来,一座城门便竖立在眼前,真正的雁门关到了。这座城门叫天险门,高大雄伟,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一进天险门,凛冽的寒风吹得我不禁打了个冷颤。雁门关的风不仅很冷,而且打着尖利的呼哨,仿佛一群彪悍的骑兵呐喊着狂奔而来。城楼上的旌旗猎猎作响,战鼓咚咚……
站在天险门上,雁门关的样子一览无遗。
雁门关的关卡有两个,南面的是天险门,北面的是地利门。出天险门向南,可到中原;出地利门向北,可抵大漠。天险门是主关卡,地利门则进一步强化了雁门关的封锁作用。围绕着关卡,修筑了一圈依山势上下起伏、左右蜿蜒的城墙。城里有关署、校场,城墙上有敌楼、烽火台。
这座城虽然既不规则也不平整,但却将这条咽喉要道围裹得像铁桶一般,难以逾越。
从天险门出发,沿着城墙爬到雁门关的最高处北望,近处是荒凉的山丘,远处是灰蒙蒙的一片。当王昭君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出雁门关时,不知道她是怎样的心情。她肯定知道,此一去,迢迢万里,再回故乡,已是奢想。昭君出塞后,在五六十年的时间里,大汉和匈奴之间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美貌毋庸置疑,但是我觉得,她的美更多地体现在美德上。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安宁的日子,她毅然走向遥远的北方,埋骨他乡。这种美德让人折服,必将千古流芳。
从最高处沿着城墙往下走,我们来到了地利门。地利门上有宁边楼,又名六郎庙,是为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六郎而建的。六郎庙边有古炮台。
地利门外有一条边贸街。雁门关战时为戍守的关卡,和平时期则是中原与关外贸易的主要场所,有“茶马古道”之称。
雁门关之行结束了,坐在返程的车上,回想游览的经过,雄浑、苍凉、忠勇、悲壮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对雁门关一见如故、心驰神往。(秦永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