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9月25日,在西安城投热力集团太华供热公司实训基地内,随着最后一组“热力设备检修”实操交流项目结束,为期五天的全国城市供热行业技术交流活动落下帷幕。
金属工具碰撞管道的清脆声响渐渐平息,来自12个省市的技术能手们仍在交流心得,34位专家则忙着梳理实操项目细节——这场聚焦“热力管网运行工”“热力设备检修工”两大工种的技能交流活动,不仅是行业技术水平的集中展示,更像是为即将到来的供暖季提前“热身”。
走进实训基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划分清晰的实操区域:一侧是热力管网运行工操作台,选手们站在热力管道旁,眼神紧盯仪表数据,手持笔纸与计算器,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计算;另一侧,“热力设备检修工”实操交流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从阀门拆装到压力调试,每一个动作都需精准到位。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裁判李广刚结束一场评判,手里的评分表上写满了标注。“你看这个细节,管道接缝密封胶的涂抹厚度,评分细则里精确到了毫米。”他指着实操设备解释道,“这不只是比技术,更是比严谨——供热系统里的小疏漏,到了居民家里可能就是影响供暖的大问题。”
获得金奖的秦明,是来自郑州热力集团的一名热力运行工。他参与的交流项目聚焦供热二次网调节,需通过模拟设施考察平衡阀操作,十分考验选手的系统思维与操作精细度。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二次网平衡调节任务,他沉着计算、细心分析各支路流量影响,力求流量分配接近设定要求,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
“为了保障这次交流活动顺利开展,我们提前三个月优化实训设施。”西安城投热力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刚介绍,从制定详细的交流活动手册到准备齐全的急救设备,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我们既要为各地选手搭建一个安全、专业的交流平台,也要让大家看到西安供热行业扎实的保障能力。”
“大家手里的扳手、检测仪,连接的是千家万户的暖气。这个冬天,老百姓家里的温度,就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尺。”在活动闭幕式上,李刚的点评引发现场阵阵掌声。这掌声里,既有对精湛技能的尊重,更有对“保民生、保供暖”承诺的认同。
交流活动结束后,不少选手仍在活动现场停留。有人拿着笔记本仔细记录设备参数,有人互相添加微信约定后续深入交流,还有人用手机拍下实训基地的安全预案照片留存参考。“回去之后,要把这次学到的技术好好教给同事们。”秦明说,“这个冬天,得让老百姓的家里更暖和。”
夕阳下,实训基地的管道泛着金属微光,这场聚焦“温暖”的行业交流,正为即将到来的供暖季悄然积蓄着力量。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