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今年4月份,陕钢集团龙钢公司铁前系统紧扣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以“实干”为笔,用一组组亮眼的生产指标绘就提质增效新图景:铁水硫达标率较目标高1.1%,硅达标率较目标高6.75%,燃料比环比降低1.54%……这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月度成绩单,在十里钢城铺展开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技术+管理”双轮驱动 破解生产瓶颈
龙钢公司铁前系统牢固树立“高炉稳定顺行是最大的降本”理念,持续深化原料、烧结、球团与高炉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把焦炭、烧结矿等关键原燃料质量关,优化高炉操作参数与工艺制度,推动高炉经济技术指标实现持续突破。根植算账经营理念,构建高效协同的支撑团队运作机制,创新建立“月度例会、周例会、市场研判、日常沟通”多层级协调体系,及时、高效应对原燃料质量变化,通过周生产平衡、月绩效分析、专项技术研讨等组织形式,与行业先进企业开展常态化线上对标交流,有效降低高炉炉况运行波动,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衔接和问题的快速闭环管理,为铁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操作+优化”双维协同 稳炉况提指标
龙钢公司铁前系统主动作为、锐意创新,强化系统化管控和精细化操作,实现生产效能持续提升。高炉工序以数据为导向,强化筛分管理,通过在给料机下料口加装挡板,有效优化料流分布,提升筛分效率;坚持“稳中求进”的操作理念,灵活运用矿批动态调整、负荷精准调控等技术手段,实现高炉稳定顺行。烧结工序持续推进厚料层烧结、适当下调机速、提高FeO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烧结矿成矿率。在过程控制方面,实施“一班一策”操作管理方针,建立四级工艺巡查机制,加强炉外精细管理,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精细管控。同时,加强铁口维护管理,规范标准化出铁作业程序,将出铁间隔精准控制在15分钟内,保证渣铁及时排出,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预判+巡查”双向赋能 精益
龙钢公司铁前系统创新设备管理思路,提前预判,不断降低设备故障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建立“预判-协同”机制,内部强化生产与设备的联动配合,外部与设备能源组深度协同,系统诊断设备运行状态,科学预判潜在风险,不断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指数;完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行设备周期性更换维修制度,建立精准的设备使用周期数据库,将设备定检定修规范纳入设备周期管理台账,优化备品备件供应链,提升易损件质量标准。实施重点设备“三级巡检”制度,通过岗位点检、专业巡检、精密诊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设备状态全方位监控,确保核心设备始终处于最优运行工况,以精益设备管理为高炉长周期稳定运行筑基赋能。(薛晓妮)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