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 (鲍锡琴 赵润喆)9月24日,由杨联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水电三局培训中心主办的首届“传承水电匠心 科普赋能强企”技术科普讲解员大赛在杨联东劳模创新工作室落幕。来自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的十多名专业技术骨干以匠心传承IP为主线,通过“专业技术科普讲解+场景化互动演示”的形式,同台竞技,打造了一场集专业技术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精彩盛会,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水电人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智慧。
作为工作室响应国家科协全国科普月的系列主题活动,此次大赛选址杨联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人杨联东表示,劳模工作室承载着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使命,通过组织全国科普月科普讲解员大赛、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科普竞赛等系列活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讲话精神,引领水利水电科普领域的行业探索。
活动现场,选手们从自身擅长专业切入,结合自身岗位经历,各展所长激烈比拼。通过鲜活的案例和深情的讲述,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转化为有温度的讲解。有的选手们依托工作室内的水力构件3D模型实物展示进行讲解,有的选手通过智能运维平台线上操作进行演示讲解,还有的选手们通过场景设计、动画视频等新颖的展现方式,为比赛增添了亮点。选手们的讲解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水利施工安全技术、应急救护、网络安全、电力建设科普、元宇宙建设、节能减排项目、消防应急、新型材料应用、未来前沿科技探索等领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评委们专注评比,现场掌声不断。评委根据整体形象、表达感染力、讲解内容陈述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并为年度优秀讲解员颁发了讲师聘书。初步实现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发掘培养技术科普人才,营造良好科普文化氛围的目的。
讲解有温度,科普有力量。此次全国科普月科普比赛是对科研技术工作者长期实践的肯定,更是对企业未来技术研发事业的有力推动,引导各单位共同关注和参与科普活动,让更多职工有机会了解到“大国工程“背后的先进科技知识,培养广大职工的科技探索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为科研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从而激发职工对企业科技发展的兴趣和热情,推动形成崇尚科技、尊重科技发展的企业氛围,助力劳模工匠等高层次人才培养。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