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9月17日清晨,可可盖煤业公司调度应急指挥中心里,3名身着整洁白衬衣的00后职工坐在监控屏前,随着他们指尖轻触操作界面,在5公里外的井下,采煤机瞬间循着预设程序启动,蕴藏的“乌金”滚滚而来,一场“地面操控、井下自动采煤”的作业就此展开。
“我接触‘一键采煤’系统已有1年多,现在越来越熟练了。”调度员王一帆指着操控台介绍,操作时只要按住启动键,调整左滚筒高度,就能让采煤机按程序运转。他打开图形编程界面,4.5秒的精确参数清晰可见。“以前老职工靠经验才能完成的复杂动作,现在靠程序就能实现,精度能达到毫秒级。”他说,“一键采煤”让井上与井下的沟通效率大幅提升,完整流程协调通常需要15分钟,简单的代码更改两三分钟就能完成。
在操作流程上,可可盖煤业公司采用“地面控制为主、井下辅助”的模式。调度员在地面通过“规划切割”功能设定采煤机参数,实现“一键启动”。井下巡检人员确认设备安全与煤层实际情况,再将具体调整需求反馈至地面。“理论上,一键启动后采煤机就能自动运行,但井下仍需人员开展巡检、清杂、排水等辅助工作。相当于以前干‘挖煤大活’的人,现在转去做‘修修补补的小活’。”调度员王杰解释道。
而支撑起这套模式的正是“一键采煤”系统的核心技术逻辑。通过提前编写程序、预设设备运行条件,让井下采煤机、支架等设备根据煤层走向、工况变化自主判断动作,彻底改变了“井下人工主导操作”的传统模式。“去年底矿上刚投产出煤,这套程序从搭建工作面时就开始调试,至今已优化近一年。”王杰补充道。
从实际效益来看,“一键采煤”的优势立竿见影。可可盖煤业公司机电信息中心业务经理马杰介绍,这套系统让单个作业环节至少减少5人,整体人力需求可降至传统模式的三成。同时破解了以往井下煤尘大、人工难判断支架状态等痛点。如今采煤机导入地质图、地质剖面图数据后,能动态调整切割高度,彻底告别“凭经验操作”时代。
从“井下煤尘扑面”到“地面洁净操作”,“一键采煤”不仅大幅改善了作业环境,让职工穿着白衬衣在屏幕前操作就能“采煤”,更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